就爱来小说网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8集(5/9)

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

    在「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当中,《华严经》「明一生圆满」,就是你这一期生命当中就成佛,不必经过死亡的阶段。我现在下定决心:我这一生就要成佛。就从我现在的身心开始,我不要经过死亡的阶段就成佛。那可以。怎么办呢?就是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修十大愿王,修这个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  轮、请佛住世,乃至普皆回向,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这是一个方式。

    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极乐世界的人民在不退转当中,「例登补处」,迟早一定会登到补处菩萨。这么一个特别殊胜的法门,的确不是我们凡夫的心情所能够去思量的。而想不到「《华严经》一生成佛的关键却在这个地方。因为什么叫做一生成佛呢?说穿了就是要你往生极乐世界,只是你不是用信、愿、持名的方式,你是用十大愿王的方式,导归极乐。原来所谓的一生成佛,还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够成就的。但是「天下古今」对净土法门,「信鲜疑多」,怀疑的多,相信的少。这个义理讲得多,真正能够体会的也是少。蕅益大师说:我「唯有剖心沥血而已!」表达蕅祖对于净土法门那一念很诚恳护法的心情。

    这个地方我们把它说明一下。我们一路学过来,我们看到佛陀在启信的时候的口气,他介绍极乐世界是偏重在有为的功德。你看他讲这个依正二报,这极乐世界它这个生处的庄严,你这个受生的处所,不是在我们凡夫这种污秽的胎内,而是在七宝池、八功德水微妙香洁的莲华受生。受生以后,你的居住环境在哪里呢?在黄金铺地、这个宝树、楼阁放大光明、四宝所成的楼阁。你在极乐世界当中,你经常听到鸟语花香,喝到的八功德水特别甘美,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去散步,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种自在的境界。

    佛陀在前面启信的角度当中,佛陀是详细的说明极乐世界这种有为的功德。但是他劝我们发愿的时候,他强调不退转。换句话说,因为有为的功德是共于诸天的,就是佛陀真正劝我们往生的理由,还不是前面的那种有为的境界,真正的理由是你到极乐世界以后,你在那种安乐的境界当中,你能够念念之间,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你那一念心,就是不断的往圣道的方向趋进,永远不再回头。就是根据这个理由,他劝我们往生。而这样的理由之所以成立,是因为环境的关系。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猎人他抓到一只六牙白象(象王),力量很大,就把这个象王送给国王,国王很高兴就送给他很多珍宝。国王就好好的养这六牙白象,它的力量很大,每次跟敌人战争的时候,六牙白象就冲在前面,一下子就把敌人的车队给破坏掉。国王当然就好好的招呼这六牙白象。平常要是有犯罪的人,就把罪人丢到六牙白象的前面,这个白象一过去,一脚就把罪人给踩死。有这么一天,白象的住处起火,仆人很紧张,赶快把白象救出来,就重新盖一个新宫殿给白象住。但是暂时把它放在僧团旁边的房子里面住。

    这个白象整天听比丘诵经,哦!它的个性改变了。改变以后怎么知道呢?这么一天,有一个死罪犯,就把犯死罪的人丢给白象,它过去用鼻子闻一闻就走了。养象的人看到以后,就报告给国王知道。国王听了以后很紧张:唉呀!这个白象过去的凶性到哪里去了呢?它现在不杀人,这件事情要是让敌国知道,我们这个白象失去了凶性,那不得了,国家会有危险。怎么办呢?有智慧的大臣说:这个白象过去的时候凶性很大,现在没有凶性了,可能是它住在出家人的旁边,整天听经,所以启发了它的善心。应该怎么办呢?有办法。把这个白象移到屠夫的旁边去,它的凶性马上恢复。国王就照这么做,就把这个白象移到杀猪杀羊的旁边去,它整天通到杀猪杀羊那个哀嚎的声音,它的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