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1集(5/8)

个福报是非常广大的。

    我们看历史上,包括中国历史、印度历史,很多的国王,他之所以做国王,他的福报都是跟供佛有关的。你看阿育王、中国的梁武帝也是,梁武帝也是供佛的关系。我们今天要供佛,莲池大师强调修福是对的。这当中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你供佛,你跟佛陀结缘,你生生世世就能够跟佛陀在同一个地方出世。这件事情也是很重要的,跟三宝结缘。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在这段经文当中强调「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个地方就是:你在极乐世界的人民,你要修福报、要跟十方诸佛结缘,那是非常容易的。

    这一段是讲到约所受用的情况。这当中还有一层深义,约着能受用的众生,这「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还有一层深义,这当中我们看蕅祖注解。这一段经文的主题应该是在这个地方,看第三十四页。「释即以食时等」,「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这当中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个「明神足难思」。

    食时,即清旦,故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回还也。

    这个地方讲「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以后,他什么时候回来呢?「即以食时」,这个是「清」晨吃饭的时候,所以叫「即以」。「即以」就是说马上就回来了,时间很短暂。为什么他到「十万亿佛土」去供佛以后,马上能够回来呢?这当中有一层道理,「明其神足不可思议」,因为极乐世界的神足通不可思议。极乐世界有五种神通,在这当中强调神足通的功德广大。

    是怎么个不可思议法呢?「不离彼土,常遍十方」,所以「不假逾时回还也」,不必假借长久的时间回还。「不离彼土,常遍十方」,莲池大师解释说:我们凡夫这个娑婆世界的色身,是一个业报身,所以有这个业力,就有时空的障碍,有空间。我现在要到美国去,你不可以去,要坐飞机才能去。当然我们活动的范围不能够离开三界的,甚至不能离开欲界。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是一个意生身,莲池大师强调意生身,这当中有三种意生身:

    第一个叫做「入三昧乐意生身」,入三昧乐。这个是约凡圣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的众生来说的。这个凡圣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的众生,他的意生身呢,他要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必须要入定,他要在这个树下入定、或者在他的宝树楼阁、在他的房间里面入定。他入定以后,他就能够「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他在定中,能够现出意生身,遨游十方世界,一下子又回到原来的国土去了。这是讲「入三昧乐意生身」。

    其次,「觉法自性意生身」。「觉法」,觉悟这个法,当然这个法不是一般的有为法,这个是讲真如的法。「觉法自性意生身」这是实报庄严土。前面的「入三昧乐意生身」要入定,他一出定就没有这种功能,没有所谓「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他要稍微入定一下,静一静。这个实报庄严土,他任运,他只要随便一作意,想到:诶,要去供佛、或者闻法,他一作意就能够「不离彼土,常遍十方」,这个是更加的殊胜,「觉法自性意生身」。

    第三种是「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那是佛陀,种类俱生无作行,那连作意都不要作意,那是任运的能够「不离彼土,常遍十方」,那是常寂光土,佛的境界。这个地方,我们姑且约凡圣同居土,就是「入三昧乐意生身」。极乐世界的国土,它的神足通,他只要一入定,就能够「不离彼土,常遍十方」,就有这种广大神足通的境界。这个是约能受用的众生来解释「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的情况。另外一个约所受用的国土,我们看「明事事无碍」,极乐世界的国土是事事无碍:

    此文显极乐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

    这当中也透出了一个消息说:这经文要表示什么意思呢?说「极乐」世界的一个「声」音、一个色「尘」,这个是约空间来说,这个极乐世界的空间有声尘、色尘。就时间来说,「一剎那」、或者是「跨步弹指」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