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12集(3/9)

声音的传布,把这个声音进入到你的耳根,他的意思就是进入到你的心中,假借耳根,这个法宝入到心中。

    「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就算是你在千万劫流转当中,你总有一生会因为你曾经栽培的这个善根,「因斯」就依止这个法宝的力量,而度脱生死。

    这种情况,他讲出两个譬喻,来解释什么叫做「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

    第一个「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这个「涂毒鼓」是古时候的一种兵器,这种兵器就是把毒药涂在鼓上面,然后你把鼓敲响,这个毒药它就能随顺这个声音散布出去,不管是近的人、远的人,一听到这个声音,「远近皆丧」,虽然不是马上死亡,但是迟早一定会死亡。不管近距离的、远距离的,只要你能够闻,你听这个鼓的声音,这个毒药就进到你的身体里面去。这个是约破恶。说万德洪名在心中,只要这个佛号进入你心中,它就有一种破恶的力量,它就能灭除你无量的生死罪障,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如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前面的「闻涂毒鼓」是破恶,这个是约生善。我们吃到这个「金刚」钻石,虽然吃得很少,今天吃一点、明天吃一点、后天吃一点,但是这个金刚有一个好处,它有一种不退转的力量。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胃里面的胃酸,它没有办法去消化这个金刚,没办法。就是说它一进去以后,它永远存在了。你今天吃一点金刚、你明天吃一点金刚,它是怎么样呢?「决定不消」。这种功德力,不会因为你造罪业、堕落,而这个佛号的善根,不会退失的,它决定不消,这种生善的功德,这个就是「毕竟不退」。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在三归依的时候,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但正式的归依是归依法。这个归依法,在《成唯识论》当中提出两点:第一个是归依清净法界,就是大般涅槃,这是第一个归依境;第二个,你还要归依清净法界等流正法,就说虽然它不是清净法界,但是它是它的等流正法。

    这个智者大师讲得更明白,说我们归依实法、也归依权法。约实法来说,我们所归依的是佛的大般涅槃,但是佛的大般涅槃是我们不能见闻觉知的,那是佛陀自受用的。佛陀内心当中,安住在这种甚深的法性三昧,那是佛陀自受用的。我们凡夫能够见闻觉知的是什么呢?就从这个大般涅槃当中,所流露出来的这些法宝、这些语言文字,我们能够接触的。所以说,我们刚开始栽培善根,还得从有相的这个名号来栽培起,是这个意思。

    你看《维摩诘经》也是有这种情况。《维摩诘经》它是度化二乘,弹偏斥小、叹大褒圆。维摩诘居士托病弘道,文殊师利菩萨带了一大群阿罗汉的声闻弟子去参访、慰问。慰问的时候,维摩诘居士这个丈室,它里面来多少人都能够坐得下。这个时候,维摩诘居士就到十方佛土去请菩萨的金刚宝座,三万由旬这么高,就请大家升座。菩萨就升座,但阿罗汉爬不上去。阿罗汉爬不上去,看了就是很不庄严的境界。维摩诘居士就说:你们应该要忆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就能够上去。他们就:「南无释迦牟尼佛」,乘佛威神力就升上去了。

    升上去以后,维摩诘居士就跟文殊师利菩萨两个就谈论「不二法门」。听了一段时间以后,舍利弗尊者就开始看外面:唉呀!不要过午才好,这个时间快到了,要吃饭了。维摩诘居士知道吃饭时间到了,就到香积佛国拿了一桶饭过来。阿罗汉心里打妄想说:我们这么多人,这一桶饭不知道够不够吃啊?维摩诘居士就说: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个饭都是吃不尽的。就分给大家吃。

    吃完饭以后,这个香积国的饭有两个特色:第一个,他吃下去以后,它饭的营养散发香气,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香气,大乘的香气。这种香气七天就消失掉了,随着营养就消失掉了。第二种功德就毕竟不消了,他说第二种,就是这个饭你吃进去以后,有一种力量在,就是它有一种功德,就是说「要到发菩提心,势力乃消。」就是说,你只要吃了这碗饭,你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