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唐与南诏的冲突(2/2)
成就非凡伟业。
这一次重创,让玄冥王国的军队损失殆尽,玄冥帝王吕矍提议,将和在西面的南诏和吐番联盟对唐军进行一次战煞星,史称天宝战争。
七百五十三年(唐天宝十二年),唐设在滇西的姚州都督府(今楚雄的姚安县)南诏王阁罗凤率妻女赴成都会议,途经唐设在滇西的姚州都督府(今楚雄的姚安县),姚州都督张虔陀侮辱阁罗凤的妻女,又向朝廷诬告阁罗凤谋反。引起阁罗凤极大愤慨遂举兵攻陷姚州。这就是唐朝与南诏之间的“天宝战争”的根由。
对南诏来说,唐王朝大军在南,吐蕃大军在北,形势万分紧迫。南诏向唐王朝请和无望,只好向吐蕃求援。当时吐蕃御史论若赞正率领大军驻守在洱海北部浪穹(今洱源)一带,即命军队从浪穹急驰洱海之滨。南诏与吐蕃军队联合,奋力御敌。阁罗凤长子风伽异、大军将段全葛率军队,在苍山西坡“丘迁和’’即今天漾濞石门关一带,与唐军的精锐部队展开生死之战,唐军惨败,主将王天运战死,唐军“腹背夹攻,,南诏的计划落空。王天运被悬首辕门,唐兵远远看到,无不心惊胆颤。与此同时,阁罗凤亲自披挂上阵,率南诏和吐蕃大军与唐军奋力杀敌,经过洱海东岸的鲁川(今双廊)、鲁南(今海东)、江口(今下关)等战役,全歼唐军于洱海两岸,唐军主帅鲜于仲通“逃师夜遁”,只身逃离。第一次天宝战争,以唐军全军覆没,只有主帅鲜于仲通一人幸免而告终。
然而,唐军惨败的消息,却被唐朝宰相杨国忠谎报为空前的军事胜利;南诏被逼应战的事实,被歪曲为南诏勾结吐蕃,联合反抗唐王朝的谋反行为。唐玄宗一方面为鲜于仲通设宴庆功,攫升他为都城长安的最高长官“京兆尹”,另一方面责令杨国忠积极备战,征集士卒,调集军队,再征云南。这真是“西洱全军败没时,捷音犹自报京师。归来设宴甘泉殿,高适分明为赋诗。”战死在洱海边的唐王朝军士,成为枉死的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