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31集(1/7)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三页: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一科是说明无上因果。这个因果的道理,我们从果报上来看,这个有情众生的果报体是有差别的。有些人在天上受用五欲的安乐;有些人在三恶道当中,受用刀山油锅的痛苦;有些的众生做蚂蚁,一天到晚就是不停的工作。这个众生世界的果报是有无量无边的差别。这个果报怎么来的呢?如果以外道的思想,基本上是两个思想:

    第一个是认为这个果报体,是有一个常一主宰的大梵天,或者说是上帝,来决定这个果报的差别。说这个人是安乐、是痛苦,我们自己是作不了主的,由大梵天来决定我们的果报,所谓的邪因缘论。

    第二种思想是无因缘论,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就像是树叶,莫名其妙吹来一阵风啊,就把这个树叶吹过来,这个树叶有时候飘往东边、有时候飘往西边,生命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它只是一个偶然。换句话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过去、未来的相续相,因此生命就是「人死如灯灭」,就是这种境界。这个果报体的差别,完全没有任何理由,这个就是无因缘论。这两种邪因缘论跟无因缘论的思想,都是错误的、都是颠倒的。

    佛法的思想说:这果报的背后是有它的因缘、有它的因地,这个因地就是业力。有各式各样的业力造作,就有各式各样的果报出现。这个地方,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很慎重的说明一个无上的因果。基本上从这段经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无上的果,这样的一个果报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果报体呢?「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说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前,把他接到极乐世界去,受用这种清净庄严的国土,使令他拥有这么一个无量劫的正报寿命。这个果报体对我们凡夫来说,实在是太殊胜了,它超越了凡夫杂染的六欲,这个六界的果报,也超越了阿罗汉的偏空涅槃,有这么一个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功德。

    我们现在所关心的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就这样的果报体,他背后的因地是什么?这个地方我们看他的无上因,说:有一个「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而「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是一个无上的因地。由于他念佛名号的因缘,临命终招感弥陀的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地方,佛陀他很严肃的说出:在整个法界当中,果然有这么一个殊胜的因果存在。你能够实际的根据这个因地去操作,你未来的果报,就会有前面所说种种依正果报的出现。这个地方就是「正示无上因果」,很正式的说明世间上有这个因果存在、有这么一个轨则存在的。

    蕅益大师在解释这个无上因果,他把它分成两部分:假设我们因地念佛的时候,是念到事一心不乱,就是「伏除见思烦恼」,那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看到的佛是应化身佛,往生到凡圣、方便、有余国土;假设我们这句佛号在心中,念到能够破除无明,所见到的佛是报身佛,往生常寂光跟实报两种的国土,有这两种差别。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的「正释」我们说过了,我们看第二部分的「破疑」,破除疑惑。破除疑惑,有几个问答的方式,破除我们对于念佛的疑惑。第一个「不必观想疑」:

    破疑,分七。一、不必观想疑

    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

    有人问:这「《观经》」当中,它主要的修学方法是「观」想念佛,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蕅益大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