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30集(8/8)
其门」。「成佛不离于当念」,不就是当下的那一念!临终的时候,「但凭六字出乾坤」,他出去了,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诶!说这个人成佛怎么这么容易啊?是的,「妙得其门,成佛不离当念。」
「若失其旨,徒困修因于多劫。」说这个人找不到门,可惜啊,「若失其旨」,他失去了这个门的宗旨,「徒困修因于多劫」,他也希望能够厌离生死、成就佛的大般涅槃、万德庄严,但是他没有遇到这样一个法门的教导,当然他也不可能在打坐当中,自己想出这样的一个真理。怎么办呢?只好自己摸索,「徒困修因于多劫」,无量无边在生死当中打滚,但是他就是找不到门。
你看看外道,你会怜愍他们。《成唯识论》上说:外道的修行,百千万倍于我们的精进力。所修的苦行,一天当中吃什么东西呢?一个手掌往这个米的地方按下去,拿起来多少米,今天就吃这些米,一天就吃一个手掌的米,不是用抓的,就这样放下去拿起来,一天就吃这样,整天的修苦行、修禅定。但是在成就圣道当中,没有一个人成就圣道,连一步都跨不出去,连善根都没有栽培。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也很感叹:我已经尽了我的全力了。「若失其旨,徒困修因于多劫。」说这个人找不到门,在外面晃了几劫,他就是不能进去,因为他找不到门。
所以我们遇到净土法门,要真正生起感恩的心:内心当中被弥陀的本愿感动,对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为我们宣说的一种感恩,对于历代弘传净土法门的上师感恩,然后你要发愿:好好的弘扬这个法门。末法时代,真正惠以众生真实利益的,就是净土法门,这是根本法宝,其他的都可以当助行。
所以祖师大德感叹:这个成佛的因缘,有些人来说,很快的就成佛了,好象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有些人来说,撞得头破血流,但是他就是没有办法。这个「妙得其门,成佛不离于当念。若失其旨,徒困修因于多劫。」所以这个法门是很重要,你选择一个正确的法门,这件事情太重要、太重要。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一下:
问:事持能不能见本性佛?
答:他如果一开始就从事相下手,而见本性佛,这个人肯定过去有圆顿的善根在里面。我们讲善根发相,有些人修禅定,他的善根发相以后,他生起了智慧。智者大师解释说:因为他触动了他过去的善根。因为我们生命的流转,不是今生而已。他今生虽然没有得到大乘的思想,但是他过去生有这样的善根,他可能在修止的过程当中触动了,也是有可能的。
问:
答:一行三昧,这是《华严经》一行三昧的法门。一行三昧就是说,有些菩萨喜欢修广;有些菩萨他不想广修一切法门,喜欢修略,他希望你告诉他一个法门,他就能够成佛,就是喜欢坐直达车,这叫一行三昧,那可以,正念真如。如果从自力的角度,你就正念真如;如果他力法门,就念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就能够成佛,这叫一行三昧。就是一个法门就好,专修一个法门,以一个法门成就无量功德,这叫一行三昧。《华严经》有这样的一个法门叫一行三昧,念佛法门它正是一行三昧。
问:
答:其他法门也是有,它有一些也是总持的。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