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6集(3/8)

,我们这一念心去忆念弥陀名号,是始觉和本觉,「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这句话就很重要了。「一念相应一念佛」,这句话我们也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如果依着自力的角度,「一念相应一念佛」,就是说我完全不要看佛力的加被,我以我这一念能观的智慧,去观照我内心深处那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一念的相应一念佛」。这个时候那个「佛」怎么说呢?那个「佛」只是一个成佛的因种,就是一个成佛的因种。就是说你开始观照你的本性以后,你的生命开始有变化。在你的无明妄想当中,生起一个成佛的种子,一个种子而已。当然要开花、结果,那还要广大的六波罗蜜等着你去做了,还有三大阿僧祇劫的路要走,称性起修,这当中还有三大阿僧祇劫的路要走。如果从自力的角度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你一念的跟空性相应,你一念的去栽培成佛的因种,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从他力的角度来说,这当中的他力就有弥陀本愿功德的加持,一念的相应,这个时候我们所观境,不是观我们这一念的清净心,这个时候我们心中所忆念的是弥陀名号。什么叫做「相应」呢?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这个叫做「相应」,你这一念心跟佛号已经「相应」了。这个时候念念之间,成就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而这种功德庄严不是因地,是已经成就的果地功德,是一个现成的果地功德。所以这个地方不一样。

    因为你忆念佛性,那完全是凭自己的本事,谁也没有帮助你。你忆念佛号,这当中,有弥陀本愿功德的加持,有他力灌进去了。所以说站在他力的角度,你忆念了弥陀名号,你在你的心中,七宝池、八功德水、无量无边依正二报的功德,就在你的心中成就了。乃至你把这样的念头相续,「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天一天的加强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

    所以这句话,从自力的角度,这「一念佛」的「佛」,只是因地的佛性;如果从净土的角度来说,「一念佛」,那是极乐世界依正二报果地的功德。那当然是不同,那是一个现成的功德。所以我们讲「他力门果地教」,就是在这个地方。由于「它」是他力门,所以它就是果地教了。

    这个地方的关键点,就在这个弥陀名号、弥陀名号。因为他的因地是无量的光寿,所以他所成就正报、依报也是无量的光、无量的寿。是这个意思。这只是一个简说,后面看这个经文的详细说明。

    己一、约光明释

    先看第一个「约光明释」,这是「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解释阿弥陀佛,第一个「约光明」解「释」,看经文: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佛陀招呼一声「舍利弗」说「彼佛光明无量」。「光明无量」,这当中有两种情况:第一个「照十方国」,它的数量能够照十方国;其次,它的本质「无所障碍」,不为一切的墙壁、一切的树木所障碍。我们一般的日月灯明是有障碍的,一个墙壁就障住了。弥陀的光明,是没有东西能够障碍的。因为这两个理由,所以称「为阿弥陀」,第一个它「照十方国」,第二个它「无所障碍」。看蕅祖的解释,先解释他的数量:

    约证释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

    (「寂而长照」的「长」是错字,应为「常」。)我们这一念现前的心性呢,它的本体是「寂而常照」,约着它照的功能来说,它有「光明」义。现在弥陀「彻证」了「无量」光「之体」,所以他是「光明无量也」,这样子是约法身来说。再看他的愿力:

    诸佛皆彻性体,皆照十方,皆可名无量光。而因中愿力不同,随因缘立别名。弥陀为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有光明恒照十方之愿,今果成如愿也。

    就法身来说,「诸佛」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