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0集(1/9)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请打开《讲义》第二十九页: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这一段经文是一个简略的回答。前面是约着能受用的众生,就是约着一个正报的身心,「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安立为极乐。这一段是约着所受用的环境,就是住处的环境,来安立极乐的理由。我们看蕅祖的第二段的解释「别明四土」,说明四土横竖的情形:

    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蕅益大师广泛的引用「五尘」来解释四土居住的庄严。就着凡圣「同居土」的「五尘」来说,它是怎么来的呢?「是增上善业所感」,这些当然是信、愿、持名,这种特别殊胜的善业──信、愿、持名。他的果证最高到「圆五品」,圆教五品观行位,圆伏五住烦恼。

    这个「五品」就是对于真如佛性有五个阶位。第一个「随喜」,我们对真如佛性虽然没有证得,但是念念的随顺欢喜,「随喜品」。然后「读诵」,读诵大乘经典,加强对真如的观行、观照。「解说」(说法品),前两品是自受用,这个解说开始他受用。你假借各式各样的文字,来表达真如的道理,让别人也能够理解。四「兼行六度」,你不但是解说,你偶尔也到外面去做一些布施的事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习其他五度的波罗蜜,兼行,一方面解说一方面修五度,一方面五度一方面修解说。然后「正行六度」,正式的开始度化众生。就是兼行六度、正行六度,这五品。

    这样的一个因地,创造了一个凡圣同居土的「缘生」的「胜妙五尘」,它这种五尘、这种色声香味触的境界,一方面它有安乐的功德,一方面它有清净的功德,这叫「胜妙」。这个「缘生」就是说这个「五尘」的境界,就是每一个人的宫殿楼阁是有差别的,因为因缘所生法。就是说,主要的是看你的正行──信、愿、持名,品位的高下在持名之浅深。其次,看你其他六波罗蜜的功德有关系,看前面的三辈九品,你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的栽培,这当中也会影响到你所受用的色声香味触。就是你宫殿的大小、颜色、光明等等,它的色声香味触,它的香气,它的味道,乃至于它的质感,都跟你在娑婆世界所栽培的因地有关系。以信、愿、持名为正行,以六波罗蜜为助行,这当中会影响「五尘胜妙」的情形。

    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

    这个「方便」有余「土」的五尘,「是即空观」,这个「即空观」是指他修三观,但是他偏重在「即空」,他这不是二乘的空观,他是修习三观,但是偏重在空观,叫「即空观」。他的果证,乃至到「相似三观」,相似位。这个时候他生到方便有余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他那个五尘就不像前面的凡圣胜妙五尘。这凡圣的胜妙五尘,他是有饮食、睡眠的情形、衣服的受用,有凡夫的这种相貌。这个无漏的五尘,它那个色声香味触所表现出来的,那是一个涅槃相应寂静无为的境界,寂静无为,无为而寂静,寂静而无为的安乐。

    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

    这个「实报」庄严「土」这种五尘的宫殿,「是妙假观」,就是他在修「三观」的时候,从空出假,开始广度众生了。他的果证,乃至「分证三观」,分证这个真如实相。他成就「妙俗谛」,他的「五尘」是「无尽」,那就比前面的无漏五尘更加的美妙庄严了。

    这个「无尽五尘」,在《华严经》中讲出一个情况说:「于一毫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什么叫做「无尽五尘」呢?就是说「于一毫端现宝王剎」,它能够在微小的毫端当中,显现宝王剎,就有这种境界。「坐微尘里转大**」,一个微小的微尘,它就能够演说无量无边的法音出来,转大**,一能够摄多,多也能会归到一。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