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15集(4/7)

「庆喜」,因为刚好是佛成道日。他是「佛」的「堂弟」,就是净饭王的弟弟白饭王的儿子。出家以后,做佛的「侍者,多闻第一」,他的记忆力特别好,可以说是过目不忘。阿难尊者他在结集经典的时候,他一升座,他能够把佛陀所说的法,一字不漏的诵出来。

    所以结集完了以后,所有的阿罗汉就讲一个偈颂来赞叹他说:阿难尊者「面如净满月,目如净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前面的偈颂是赞叹阿难尊者色身的庄严。「面如净满月」,他的脸部特别的圆满,就像月亮一样;他的眼睛,「目如净莲华」,眼睛特别的明亮,就像莲华一样的清净无染:这是赞叹他的色身。他的心有什么功德呢?「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佛法深广如大海,但是大海全部都流入到阿难的一念明了心中,被这一念心全部摄持住了,所以他「多闻第一」,这是他一个特殊的功德,阿难陀尊者。接下看「罗睺罗」尊者。

    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

    「罗睺罗」翻成中文叫「覆障」。这个「覆障」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他过去生中,以瞋恨心把一个老鼠洞给塞住,使令这老鼠塞了六天以后,饿死在里面。这个罪业在今生起现行,他处胎六年,在母亲耶输陀罗的胎中六年,都不能出来,所以叫做覆障。

    这个覆藏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他覆障自己。在胎中很痛苦,受这个胎狱之苦,不得自在,处胎六年,障碍他自己。其次,他障碍他母亲,因为他处胎六年,佛陀已经出家六年,耶输陀罗才产下这个儿子。大家就议论纷纷说:一般的女众怀胎十月就生儿子了,佛陀都出家六年她才生儿子?这时候所有的王宫大臣都怀疑她不清净,连净饭王也相信这件事情,就要处罚他。

    在古时候,这种不清净的女众,就是挖一个火坑,把她推到火坑去烧死。这个时候耶输陀罗就抱着罗睺罗向天发誓说:「我若清净,天将为证。」如果我是清净,诸天你们要给我证明。抱着罗睺罗就跳到火坑里面去,结果火焰化红莲。所以我们每次上供,诵「戒定真香」,它后面就是把耶输陀罗讲出来:「耶输陀罗,灭罪消灾,火焰化红莲。」这赞叹耶输陀罗的戒定的功德特别殊胜,感动了天人,能够火焰化红莲。这叫做「覆障」,障碍自己,也障碍母亲。

    他是「佛」陀的「太子」,出家以后,「密行第一」。什么叫做「密行」呢?古德解释说:「积德而人不知,谓之密行。」他这个人积集功德而没有人知道。大家晚上都睡觉了,他起来扫厕所,扫得很干净。大家早上起床,诶,这厕所很干净,也不知道是谁扫的。佛法的意思,你若造了罪业,要把这个罪业公开出来,这个罪业就会折损;但是你有功德,不要公开,有功德要隐藏起来。

    我们讲说:「阳德享盛名,阴德天报之。」你这个「阳德」你把功德公开了以后,「享盛名」得到别人的赞叹,但是在别人赞叹的当下,也把你的功德折损了。「阴德天报之」,你能够把功德遮盖起来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明明是你做的,但是别人不知道你做的,上天要报答你,这个功德特别的广大,这就是「密行」。罗睺罗在出家以后,他专修密行,积集阴德的,在这一方面他最为第一,所有阿罗汉当中他最为第一。接着看「憍梵波提」:

    牛司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报,受天供养第一。

    「憍梵波提」翻成中文叫「牛呞」,这个「呞」就是吃东西那个「咀嚼」,嘴巴嚅动咀嚼叫做「呞」。为什么会有这个名称呢?因为「宿世恶口,感此余报」。他过去生的时候是做一个沙弥,他看到一个老比丘在诵经。那个老比丘很老了,诵经的时候嘴巴在那边动动动,他就戏笑说:这老比丘诵经就像牛在吃草一样。这老比丘说:你糟糕了,我是一个阿罗汉,你怎么能够这样毁谤我!他跟阿罗汉忏悔,免去了地狱的果报;但是因为他所毁谤的是一个阿罗汉,那这是不得了的境界,这圣人的境界,还是堕落到牛中去做五百世的牛。那五百世的牛出来以后,他还有这个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