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个人的注意力,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干扰了。
沈乐放下资料,出去转了巨大的一圈。微信步数刷到朋友圈冠军,吃掉整整两斤泉水羊肉,才抚平心绪,一头扎进论文当中:
啊,唐代金银器,对于金珠的运用,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出类拔萃的地步。
光是细小金珠的制作方法,就有泼珠法、炸珠法、吸珠法和吹珠法四种。
至于到底是哪一种,光靠看资料,沈乐是猜不到的,他可能还需要反复尝试尝试,自己来回多搓几个,才能搞定。
毕竟,那金属片上面的珠子,估计掉落了一半,需要他一点一点补齐,不是吗?
沈乐吭哧吭哧,埋头苦干。用各种仪器全部扫了一遍以后,他终于对手头的金属片,有了点儿完整的认知:
“这些金属片,之前是一面朝里,一面朝外的。虽然表面脏了、锈了、糊了,肉眼看不清楚,显微镜也看不清楚,但是……”
放到ct下面,还是能揭示它的奥秘的。一面痕迹杂乱无章,而另外一面,存在规律性的痕迹。
沈乐试探着为它清洁、除锈以后,在高倍放大镜下,那种规律性的痕迹,便显示出了真身。
“这是捶揲的痕迹啊。”
敦煌研究所的白教授看了一眼,就非常肯定地下了定论。见沈乐还有点不信,他笑了笑,哗哗翻图册:
“你看多了就知道了——看得不多,光背图册,是有点麻烦,没有直观的认识。你看,这是何家村出土素面金盆上的捶痕……”
他展示的不单是图片,更是论文。沈乐对着那模模糊糊的,不知道怎么拍出来的照片,脑袋一点一点往下垂,眼睛都要贴在上面了。
看来看去,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哪里如论文中写的一样,“仔细观察可见清晰的捶痕”——
哪里看得出是捶痕啦!
这么模糊的线条,也能算清晰吗?!
“去看何家村的真品比较麻烦——你动用一点关系,也许能看到,但是千里迢迢的,老头子可不陪着你折腾。”
白教授笑呵呵地拉着他进入工作室。沈乐一边走,一边默默点头:
何止动用“一点”关系啊!
这种高等级的、展出中的珍品,他的导师想要看到,都要走很多流程、通过很多道审批,依靠学校教授的身份才行。
像他这种,不在体制内,不在学术圈里的纯散人,就只能期望特事局足够给力了。
要不然,想看到东西容易,想要旁边还有一位老师,手把手地给你讲,做梦!
“来来来,你来看研究所里修复的馆藏品。”白教授打开柜子,小心翼翼地请出一个银盘:
“来,仔细看,认真看。实在看不出也可以摸一摸,但是,要戴着手套,避免把手汗沾染上去……”
那我还不如不摸了呢!
我用精神力探查不香吗?
沈乐默默吐槽,却也感激老教授的情分。这种藏品,哪怕在修复当中,也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能摸到的:
即使是所里的学生,也不代表人人能上手。你是哪个方向的?哪个教授带的?啥?织物方向?织物方向你来折腾金银器干嘛?
走开!
“啊,这上面……”
沈乐举着高倍放大镜仔细看去,果然看到了上面一道一道,一丝一丝的痕迹,重复,规律,与众不同。
他紧紧盯着那些痕迹,眉头紧皱,仔细揣摩。好一会儿,右手举起,虚空捏了个锤子,一下一下,虚虚敲打:
“咚!咚!咚!”
手上敲打,嘴里嘀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