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更新也是越来越快。
但是只有战略核武器的块头,很难再缩小。
它们也基本上只有战略轰炸机能够投掷,这也是战略轰炸机名头由来的重要原因。
“出于核三位一体考虑,航程最好能达到12000公里,最少也在10000公里之上。”
老首长听到之后,挑了挑自己的眉头,不过也没多说什么,而是示意张星扬继续。
“其次,就是隐身能力。”
说到这,张星扬突然说起另外一件事:
“您应该之前也听说过,驾驶歼-20的战斗小组,在模拟空战之中,取得的成绩!”
“听说过,战损比是81:0!”
老首长面露严肃,这场空战着实让人惊讶。
因为交战双方,都不是易于之辈,红蓝双方都是空军的王牌部队。
但是,装备的差距有时候真的能够决定战场上的胜负。
即使红军拼尽了全力,甚至有飞行员主动牺牲自己当诱饵,但是依然没能打下一架歼-20!
“虽然这样说可能有些自夸自擂的成分,不过歼20的性能确实全面超越了我们之前装备的所有战斗机。”
张星扬笑了一下说道:
“在战后的分析之中,大家都认为对于战局影响最大的,就是雷达隐身性能。”
“双方的武器方面,其实没有差别,都是使用的霹雳-9D。”
“但是红军一直无法发现蓝军,只能够一直被牵着鼻子走。”
“这也说明,在今后的战争之中隐身性能的重要性。”
“我们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也必然要采用隐身技术,才能够保证在完成突进过程之中,不被敌人的雷达发现。”
“否则就只能让我们的飞行员玩命了!”
张星扬知道不少后世的战例。
比如,飞行员们驾驶着非隐身的轰6-K,依然以超低空突破了航母战斗群的防线,以几乎贴身而过的方式在敌人航母上空飞过。
这样的飞行,对敌人的心理造成的震撼,是无比巨大的。
在轰-6K飞过的时候,几乎航母的性命都握在射击员的手里。
当然,这样的超低空飞行不是没有代价的。
海上超低空飞行的危险性自不必说。
轰六的初始条件,就决定了它并不能完成超低空跳伞逃生。
(根据《轰6飞机技术说明书》第七册,轰6的允许弹射表速不大于620公里/小时,座椅离机后3秒内人椅分离,两秒后打开救生伞包,5秒后降落伞张满。这加起来已经过去接近10秒时间,人早就掉到海里了。)
所以每一次超低空远程轰炸,对于飞行员来说都是在玩命,在阎王的生死簿上反复横跳!
“隐身设计对你们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毕竟有了歼-20的隐身设计经验。”
老首长不解地说道。
“战斗机和轰炸机的隐身设计难度,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就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轰炸机比战斗机大得多,想要达到同样的雷达反射面,轰炸机的结构设计和隐身材料都要更优秀。”
张星扬说完之后,看向对方定了定神之后继续说道:
“这才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其他的还有雷达、航电系统、挂载架、发动机等等。”
“我们完全是要从头设计一款全新的轰炸机,甚至连个参考目标都没有。”
“对我们来说,这样的轰炸机还需要较长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