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情况,只能够依靠太空之中的军事侦察卫星。
在发现地面出现异常热源之后,将信息汇报给后方的指挥中心。
然后由指挥中心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判断,这是在进行火箭的发射工作还是导弹。
火箭的发射,在很大程度上和导弹是相同的。
甚至很多火箭在最初的时候,都是根据洲际弹道导弹改造过来的。
国内也曾经有一批超过服役时间的洲际弹道导弹,被改造成火箭使用的先例。
不过火箭的发射信息,一般来说都会在发射之前公开。
而导弹的试射或者是测试发射,基本上是不会对外公开的,所以如果是查询不到的热源信息。
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认定为是导弹。
在完成了判断之后,指挥中心将会通知反导系统开始工作。
超算开始计算导弹的预定轨迹,反导导弹开始就位,准备在弹道导弹的中段或者是末端进行攻击。
东风-17乘波体弹道导弹的初始段飞行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即使是加上大气层外飞行的时间,大概也就只有七分钟。
这个时间,对面的指挥中心大概刚刚才能收到消息,得知导弹起飞的消息。
但是这时候,东风-17已经完成了再入大气层,开始在大气层之内“打水漂”。
想要在这一阶段,完成导弹的拦截工作,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最重要的前提,导弹的弹道预测工作根本没有办法完成。
即使是超级计算机,也很难计算出在大气扰动环境下做上下起伏运动导弹的准确轨迹。
虽然能够预测到波动区间,但是精度相对于反导工作来说,还是太低了。
除非他们能够有大量的东风-17在大气层之内运动的数据,来建立足够准确的运动模型,才有那么一丝丝可能将运动模型的精度提升到足够的程度。
不过现在,就连负责导弹研发的张星扬他们,都还没有那么多的数据来建立模型。
更别提是连这件事都不清楚的敌人了。
时间过得飞快,东风-17乘波体导弹在短暂的大气层外飞行之后,开始再入大气层。
“看,流星!”
虽然是大白天,但是以极高速度在大气层之内飞行的弹头,还是发出了一阵白色的闪光。
不知情的年轻都市女孩,在看到之后笑嘻嘻地对自己的同伴叽叽喳喳地说道。
“大白天的,怎么还会有流星?”
一旁的男伴显然也有些惊讶。
毕竟在大家的印象之中,流星都应该是晚上出现才对。
其实在白天也是能够看到流星,不过因为白天光照较强,需要亮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流星才能够看到。
“哎?!”
“这好像不是流星?”
一开始发现的女孩,看着在天空之中好似“打水漂”一样,做着不规则运用的不明物体,有些惊讶地喊道。
“确实不太像?”
“这是UFO吗?”
男伴也是十分诧异。
这个时期有关于外星人和UFO的地摊文学盛行。
看到这样违反常识的现象,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想到之前了解到的UFO。
没有留给看到东风-17弹头的人,太多的思考时间。
在天空之中留下一道不规则的云迹之后,带着白色闪光的弹头就消失在了天边。
也就是这个时代,能够进行拍摄的个人设备还没有那么发达,否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