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要求灵活自如。“体随势变”,根据不同的动作采取不同的身法与手。眼、步、腿诸法协调配合。
长拳的步法,须“步赛粘”,要轻快,、稳固。“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打拳容易,走步难”;“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步法在长拳运动里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拳的精神,需要充沛、饱满。要充沛饱满像雷霆万钧,像江河的怒潮,要显示出鼓荡的“怒”的气魄。
长拳的呼吸,须‘气直沉”,要“气沉丹田”。这是因为呼,吸在长拳运动中关系着运动的持久性,也关系着劲力的催动,即所谓以气催力。
长拳的劲力要顺达。如果发力不顺,也会使运动僵硬、死板。长拳运动最忌“僵劲硬力”,强调“力要顺达”。用力顺达,须从‘三节”、“六合”着手。三节,以上肢来说,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下肢来说,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六合,是手、肘、肩、脚、膝、胯等六个部位的配合。掌握好“三节”、“六合”运用顺力,动作才会豁达。
长拳的技术,须“功宜纯”。在这里,“功”指的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和运动的各种技巧。
出处《萍踪侠影录》杨威。
伏虎拳:是传统象形拳之一,练习者要求拱项缩头,瞠目眺牙,模仿虎形,领会虎神。该拳结构严谨,地盘扎实,进攻时迅速准确,防守时密不透风,身法敏捷灵活,动作刚劲有力。一招一式,似粗实细,拳、掌、指、爪,劈、打、抓、戳,变化微妙,实用价值高,是一门江湖常见拳种。
1.无极式:无思无虑,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前方。
2.关公理须:上左步再上右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手心相对,从两侧如理须状,掌根向下沉压,压至与腰平,气沉脚底,要有关公之威武气势,此势有积蓄能量之作用。
3.裹肘:向左前方拧身裹肘,左手握拳收于腰侧。
4.十字披红:右脚略向右后撤半步,同时左拳变掌,边拧边翻至掌心向上向口收回,如搂物状;同时左脚收回并于右脚内侧,右掌心朝前,动作不停;寸(进)左步紧跟右步,左掌变拳翻转,向左膝前沉打,左肘顶向前方,右掌变拳收于腰间,目视前方,尾闾坐住劲。
5.裹肘:同柠身裹肘。
6.猴儿爬杆:回身收右肘扑左掌,打拧劲。
7.寸左步右掌撩阴,左撑护耳。
8.鹞子入林:沉左掌,回拉右掌,寸左步,抬右膝,右掌搜档。
9.立虎形:落右步,寸左步右步紧跟,两掌立式前推。
10.懒龙卧道:向前踩右步,左掌下按,右掌变拳向前下方沉砸,目视前下方。
11.上步左炮拳:上左步,打左炮拳。
12.三盘落地:向左拧身,两掌如金钟扣地。
13.拘马鞭:右肘向前侧方,裹肘劈落,左手护臂。14.仙人脱衣:向左拧身,两掌贴身,如脱衣服,向下蹲沉。
15.砸捶:两拳砸于腹前。
16.猴形腿:两手向左后方沉带,同时起右膝,脚蹬出。
17.横掌:落步,寸左步,进右步,右掌横切。
18.掐手:左转身,用腰劲,左手掐抓。
19.白蛇吐信:接上式,不停快速穿掌。
20.白蛇吐信:收回右肘,出左掌。
21.转身二郎担山:上左步,转身双掌摔掌。
22.按手盖顶:双掌向前下方按下。
23.金鸡食米:不停,寸右步,打右崩拳,左手护腕。
24.舔腿:上右步,两掌化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