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卷一,入场 1-3,民俗学者乔淑姝(1/9)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1.3,乔淑姝的民俗学者身份

    乔淑姝的着装很有意思,并非是款式如何,而是层次。

    不论乔淑姝的服装怎么搭配,外出都是过膝盖的长袍或风衣,加一双到膝的靴子。

    靴子短袍子就长,不论怎么穿搭这个特征都不会改变。

    这是乔淑姝自己发现的,中国历朝历代的官方礼制服装都吻合两个特征,一个是领抵耳,一个是袍及靴。

    就是说户外穿的衣服,衣领始终是到耳朵甚至超过耳朵,而袍子的下摆一定会覆盖靴筒口。

    其他的服装材质、色彩、装饰、工艺之类的,都是一些美学的演绎,多不胜数,核心就是领抵耳、袍及靴这两点。

    这一切都来自乔淑姝看过的一本书,书中有一副插画,画的是一副人物图。

    图中的人双手抱圆,双膝微弯,穿了一身那个朝代来说十分新潮的改良汉族服装,人形上还隐约画了一副城郭图。

    很明显,这张插图在描述人体服饰的设计需求至少要满足城郭的标准。

    视人体为城池,并不是在描述人体内器官的功能,反而是在描述层次本身。

    乔淑姝随后找寻了许多的古籍资料中的内容来佐证,这着实消耗了她很多的时间。

    最终,从不同时代的资料中,乔淑姝抽离出来一个接近完整的理念。

    古代人依靠服装设计、村落布局、房屋设计预防了超过50%的现代疾病,如果这是真的,乔淑姝很疑惑,为什么自己从小到大穿戴、居住的都不是这么回事。

    民俗是古代君主的统治工具之一。

    民俗是古代君主用来提升国土内人口数量、质量、平均寿命的有效工具。

    民俗是古代君主制度中“礼制”的基石。

    一方水土对人的摧残形式不同,民俗负责教会国民如何应对这些摧残。

    平原、丘陵、山区、盆地、高原、草原、临河、临江、临湖、临海、林内、林外,这些地形都代表着不同的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变化规则。

    古代君主的直辖礼制部门就会负责设计国土内不同地区的官方礼制及对应民俗,认同和官方礼制呼应的民俗,打压、封杀不合标准的民俗。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了空气流动、温度提高、气压的降低会让汗腺释出更多的人体内物质,过快的气流速度还会让汗腺中的神经组织受损。

    而汗腺能释出的体内物质都是来自血液,而血液中的营养成分都需要所有内脏器官合作加工而成,被加速释出的物质就代表着更大的内脏工作量,也就代表着提前到来的器官衰老。

    例如一支在盆地生存繁衍的村落,合法搬迁到了临湖丘陵地区落户生活,官方的礼制官员就会干涉他们的民俗,让他们不会被当地的水土折损身体素质、新生儿的生存率也不会降低、年长的人也不会早早失去劳动能力成为村落的拖累,还会让听从礼制规范和民俗的老人活得更久,帮助君主多多教化自己的子民。

    如果这个村落是一姓村落,有着几百年的民俗传承,而地方的礼制官员也没有强硬的去干涉,那他们就面临着被这一方水土处处针对的下场。

    新生儿的生存率下降,会被乡民视作诅咒、恶业恶果,就会出现村落内的歧视、霸凌、伤害,进而滋生全新的神学体系。

    这也是一些大宗教的神学在迁徙信徒的新地址上,往往会变化为恶神、惩恶之神的主要原因。

    研究过程就是一种信念的强化过程,越深入的了解,乔淑姝越相信自己的发现。

    在古代,能通过文字流传下来的专项人才风毛菱角,基本上能翻阅到的个个都是全才。

    可没有哪个名人的言论和事迹记录与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