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镖师的后果,光赔付安家费至少也得四五万银两,更重要的是声望以及有经验的镖师的损失,那不是几万两银子所能挽回的,福隆镖局确实因此变故没落了;想了一会,仍好奇的问道:“能吸引如此多的江湖侠客北往,难道那铁盒有古怪?莫非是藏宝图?”
话音刚落,却引来同桌几人及周围一些江湖人士的哈哈大笑,包沽抚掌笑道:“王老板定是说书的听多了,天下哪有那么多藏宝图,又有多大的宝藏能让汾州和晋州一带的黑白两道不惜冒着得罪少林寺的风险袭杀隆福镖局?要知道福隆镖局总镖头二十年前就名震江湖,其师门更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少林寺,平日里谁愿意得罪?”
中年商人脸面上闪过一缕尴尬,却很快掩饰过去,向着包沽抱拳行了个礼说到:“还望包少侠教我!”
看着中年商人一脸认真请教的姿态,包沽心中得到了极大的鼓舞,说到:“铁盒中之物,目前在江湖中人尽皆知,王老板非江湖中人,且一路兼程北返,而事发至今也不过十来日,不知也实属正常”包沽宽慰了一下中年商人,接着道,“铁盒中实有三物,其一是一瓶传闻能生死人肉白骨的丹药,传闻那丹药的药效胜少林寺的九转金丹以及紫灵宫的紫灵丹百倍。”话说到此处,立刻引得周围有些见识的人惊叹不已。少林寺的九转金丹以及紫灵宫的紫灵丹是江湖中闻名遐迩的疗伤圣药,据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服之便大有可能救活过来;药效能胜九转金丹以及紫灵丹百倍,那岂不是能活死人肉白骨的仙丹般的存在。
包沽待众人静下,接着说到:“另一物却是一把匕首,鱼肠剑。”这次倒不用包沽解析,鱼肠剑不管在江湖还是在民间,传闻典故甚多,虽为剑名实为匕首,在说书先生的嘴中,更是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的神器。而事实上其确实能吹毛断发削铁如泥。
中年商人感叹到:“虽在下非江湖中人,却也能想象得到这丹药和匕首的珍稀,且不提那第三样物件,光这两物,想来每一样都足以引起江湖的血雨腥风,福隆镖局被袭杀便在情理之中了。却不知第三件是何物?”
包沽笑道:“第三件物件是一本叫《龙息道法》的秘笈,甚为神秘,当下武林大多数估计也是仅闻其名,而不知其所书之内容,在下知道的也都是江湖上的一些传闻;有说该秘笈是一本天下最厉害的内功心法,也有人说是一本学成后能横扫天下的武功秘笈,还有人说是一本捭阖纵横的兵法奇书,更有人说是神仙留下来的长生不老秘笈,总之众说纷纭,不尽不实,至于是哪一种说法正确,却未有定论,不过能引起整个武林震动的,在下认为该书应不会是什么兵法奇书。”
“关于《龙息道法》的由贫道倒知道一些。”接话的是邻桌衣着整洁得体的中年道士。
中年道士本姓张,道号闲云子,在应天府陈州火云观修行,常替应天府京兆府一带的达官贵人做水陆道场法事,是位颇负盛名的道士,闲云子也不等他人询问,继续说到,“据说此书最早是由鬼谷子总结一生所学之作,初名为《息道》,是一种呼吸吐纳的无上心法;鬼谷子临终前突然福至心灵,天人感应之间,得知因受自身所学所限,《息道》未能尽善,若能集他家之所长,他日定能使该书成为天下第一奇书,便嘱咐弟子将《息道》送至阴阳大家邹衍处,邹衍见书后,即刻明白鬼谷子之意,对鬼谷子之才和心胸大为钦佩,往鬼谷方向一拜,不言一语,携书归隐,直至临终方嘱咐弟子把其补充后命名为《龙息道》的书送予大秦宰相李斯,李斯拜读后欣喜若狂,倾尽所学将那书完善,命名《龙息道法》,这便是该书的由来。”说到这里便停下不再往下说。
众人等着着急,不断追问到:“后来那书又转交到何人之手了?”
“嘿嘿,真笨。这还要问。那书已然命名《龙息道法》,必然是尽善尽美了,以李斯那人的做派,定是献给了始皇帝。”众人听得被人嘲讽,且发现出言嘲讽的是一位坐在不远处正一脸不屑看着他们身穿白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