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二十九回 五行有相克 恩怨莫怪谁(2/5)

有一寸来深浅,方才住口道,“你不回去,又来缠我怎的?”

    行者只教,“莫念,莫念!我是有处过日子的,只怕你无我去不得西天。”这是实话,其实大家都认同,但是现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却无异于火上浇油。八戒沙僧更是不肯求情了,没拿俺们兄弟俩当盆菜啊,于是都冷眼旁观。

    三藏发怒道,“你这猢狲杀生害命,连累了我多少,如今实不要你了!我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快走,快走!迟了些儿,我又念真言,这番决不住口,把你脑浆都勒出来哩!”

    果不其然,越说越糟。大圣疼痛难忍,见师父更不回心,没奈何,只得又驾筋斗云,起在空中,忽然省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

    哈哈,忽然省悟,省悟嘛了呀?这个时候,猴儿想了太多太多的,看穿了很多事情,想通了诸多心性。是该做回真正自己的时候了,大圣的本心坚定了要和形心彻底分离,不再首鼠两端,左右不是猴儿了。

    此时悟空心内已经有了大致整个全盘计划了。先给唐僧其实还有佛家最后一个机会,一个台阶,成了的话就还跟着唐僧西行;否则就要开始下步的行动计划,那时候师出有名,佛也说不出来甚么,最后还得送自己荣归队伍。而且大圣已经想到了,唐僧是不会把握这个机会的,自己也没有盼着这个机会能起作用,但还是必须先礼后兵的。

    好大圣,分心两用,其实就是派了个毫毛变的猴儿分身去见菩萨,自己的本身却是滞留在唐僧附近的。

    分身就到了南海,是去让菩萨见个作证的,反正观音是分辩不出来的。遇上善财童子给开了个玩笑,行者分身满怀闷气,就变脸训了其一通。

    菩萨呼唤,行者分身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

    这次是猴儿到目前为止哭的最厉害的,但却是半假半真的。

    我们返回书前面去看,猴子的眼泪。只分析真的热泪啊,风吹烟熏的冷泪就不考虑了;全部作假演戏的眼泪也不算在内啊。

    第一次,是在猴儿还没有拜师学艺,因为担心会死,堕下泪来;

    第二次,是须菩提祖师撵走猴儿的时候,因为不舍师恩,满眼堕泪;

    第三次,是在三打白骨精以后,唐僧念咒,赶走悟空。猴儿那时候,是伤情凄惨,但硬是忍着没有落泪,而是噙泪;

    第四次,是头次离开取经队伍,想起了师父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

    第五次,是在压龙山压龙洞前,因为为了唐僧取经还得跪老妖狐,苦恼上来,就泪出痛肠;

    第六次,是在金兜山让青牛精收走了金钱棒,扑梭梭两眼滴泪,是没了主杖无法兴隆,其实是钱没了,就更打不过青牛了,是无助不甘的泪;

    第七次,也就是现在的眼泪,半真半假的;

    再往后还会有流泪的时候,基本都是师父让妖怪逮住,自己打不过人家,便流下伤心,委屈,不甘,担心,抱怨,无奈等等包含各种复杂情绪在内的眼泪。

    这孙悟空,是个有情感的猴儿,后来越来越丰富的。我们能够看出,一路学艺,取经的过程,是其心性变化的过程。但是呢,这其实不是发的什么菩提心,也不是成佛的必然经历,而是先由猴儿修炼成妖仙,最后升华为真正的人的过程!成了斗战胜佛不过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是老吴制造的表面假象罢了。

    那么就能看出,老吴到底是不是崇佛颂道?佛和道考验了猴儿,结果呢,让悟空最后成了鲜活无比的人啊。孙悟空,先是慢慢悟空,后来开始解空的,最后功成圆满,但是这个空,和佛家说的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儿。

    还回来书里,菩萨就懵了,还是头一次看到猴儿在自己面前哭啊,便让猴儿说说看,咱与你救苦消灾也。行者垂泪,当年闹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