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皇上下旨斥责,规范袁柳两家,令其改过自新。”
马浦恍然大悟,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想来他不会真的自损八百。不过是先要求规范所有外戚,再来针对皇后。
马浦皱眉,常御史正在壮年,经验也足,他要是把自己的话也说完了,自己还说什么?
就要找个法子出来上谏,见柳家又走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叫柳初,是柳至的叔伯辈,与常御史一样,也是壮年而见多识广。
他往皇帝面前跪下,面容悲戚:“回皇上,柳明的话正是臣的话。娘娘在太子府为妃时,并没有不贤不德的事情出来。进宫封后不到两年,一波不平,一波又起。更是导致两宫不和,太后娘娘对皇后也有微词。这不是一般人所能作为,请皇上下旨,令有司严查真相。”
柳家又走出几个人,跪到柳初后面:“两宫不和,这件事不益交给宫中去查。本朝三司会审,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臣家现有侍郎在刑部,臣等以为理当规避。臣等举荐刑部另一位侍郎鲁豫大人。”
鲁豫站在班列里,让人在金殿上举荐,隐隐有得意。他知道没有对柳明表示同站一条船,柳明就用这种办法把他逼出,鲁豫觉得蛮新鲜,又是在金殿上面夸赞自己,他倒不反感,兴奋涨潮般上来。
刑部尚书对他不满,他对刑部尚书也不满。如果能有一个单独查案的机会,自己这老夫,就可以甩开刑部尚书那老夫,更把柳至甩到后面,该有多痛快。
柳明告诉他,全柳家的人都不满柳至,是几位长辈们保着柳至,也只能是暂时性的。
如果鲁豫能把太后拉下来一把,能让皇后娘娘冤枉得申,家里的长辈就不会再保柳至,柳至失去家中的支持,刑部侍郎也就当不成,刑部尚书又离告老没有几年,到时候刑部就是你鲁侍郎的天下。
又能到手权力,又能看柳至失意,正中鲁豫下怀。
他抚须暗暗想着,黄口小儿一个,亏自己把他看成对手。前天他和忠毅侯家门外面打架,听说跟混混没有差别。自己以前瞎眼,才把他看高。
他正想着,刑部里尚书出列,往柳家的人身上一瞄,总有几分皮笑肉不笑。收住笑,对皇帝回道:“侍郎柳至为人精干,臣认为不应该规避。”
一个很小的官员站出来反驳他:“柳侍郎为人轻浮,前天和忠毅侯当街打架,官体早失,他不能办此大案。”
百官们认上一认,这是柳明的妻舅亲戚。
常御史站在一旁暗暗好笑,这是自己家里窝里反吗?装着无意去看柳至,见不到,恍然想到今天他和袁训乞假都没来。
常御史昨天去看过袁训,他面上的伤还没有好,可想而知柳至脸上只怕也没好,一起在家避羞不见人。
如果是他在这里,听到自己家的人要他规避,他应该夸奖他们,还是恼火呢?
柳垣稳稳出列,他在柳明出列说话,眼前就金星乱迸,很想一把掐死他。
柳垣不是说柳明反驳废皇后不对,是和柳至等商议过的。如果有人借着行刺的事情做文章,太子殿下会出面。
柳家的人在前天登门求见太子,太子陪加寿府中玩耍,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说不见。
殿下对柳家疑心重重,又面见过皇帝说两宫不和,是背后有人作祟,皇帝首肯,把这事情交给太子去办,太子信心满满护得住自己的母后,哪怕她冷清尊荣一辈子呆在她的宫院里不出来呢,也是皇后。他没功夫搭理柳家。
柳明等人见不到太子心里纳闷,昨天又去见一回,让回话的人把姓名报得清楚明白,太子见是春闱以后上书指责太后不庇护皇后的那些,袖子一挥,不见。
柳明等人垂头丧气回去,他们不会告诉柳至自己碰钉子。但去的人里面会有回柳至的话,柳至当晚约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