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转贴】给对对联有兴趣的朋友(1/6)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对联之法无非两要点:立意与对仗。

    一.立意应新、特、高。

    立意是对联的灵魂、精气。立意应力求新、特、高。新,就是要通过对联给人以新认知、新理念、新哲理,令人读后精神为之一振,回味无穷,深受启迪。相信大伙都能理解,不用多说。

    二.要力求对仗工稳。

    对仗是对联的重要艺术特征,对仗工整是创作和欣赏对联作品重要标准,对联的对仗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对联的句式不限,可上下联各一句,也可各二句、三句或者更多;各句的字数可相同,也可不等。但上下联句式必须一致,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对称句的字数必须相同;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对联的立意应相互呼应。也应为三字或四字。由于立意在对联中的作用特别重要,所以立意新奇和高雅的对联很难对,但又必须上下联立意相互呼应方能成联。

    5、联文格式的必须对仗。对联中有的联文格式奇特多变,种类繁多。分几种

    回文联。可正念,可反念。如: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嵌字联。有的是明嵌,有的是以谜语形式暗嵌,有的是将所嵌的字折开嵌入联文。

    叠字联,有的是两字重叠,有的是多字重叠。如山海关名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联如何嵌、如何叠,下联亦应如法炮制。

    添字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上茶,上好茶。

    等等……联文格式名目繁多,就不例举。

    6、上下联平仄应力求对仗,原则要求上下联所有相对应的字都平仄相反,上联为平,下联对应字为仄,反之亦然。平仄古声和新声不同,要求一联之中统一,一古均古,一新均新,不可混用。

    由于多数朋友对平仄之法不甚了解,(其实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平常对都凭直觉语感,并不会去深究)所以重点说下:

    在对联中,平仄律犹如它的双腿,一平一仄,就像人左右脚走路一样,要保持平衡才好,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因为按照四声原理,入声字与平声字的音频相差甚微,而平声的谐乐范围都在入声的谐乐范围之内,所以,到了元代以后,在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之中,平声又分出阴平和阳平两大类,后逐渐衍化成近代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人们将它称为新四声,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去声(即标准拼音三、四声)的称为仄声。

    由于平仄要求过严,有时影响诗和联的立意。所以在律诗中对平仄的要求已有所松动,如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一句诗中第一、三、五字的平仄不合可以放宽不究。就是二、四、六字平仄不合也可采取拗救之法救治。就是说,第一字、三字、五字可平可仄(按规矩对当然更好),第二字、四字、六字必须按平仄格式对出,否则,便犯了孤平的错误。

    另外,对联要避免“三同调落脚”,即上联用三仄声收尾,下联三平声收尾。总之,“失替”、“失对”、“同声收尾”、“上平下仄收尾”(即上联尾为平,下联尾为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