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调落脚”都属于影响对联节奏美的失调现象,初学者应该尽量避之。
说了这么多平仄之法,再说说我对平仄之法的看法
广大人民群众贴在家里门窗之上的对联,从内容上要求顺心合意,在形式上也只要对仗基本合格就行,很少刻意去计较平仄。在讲究平仄登峰造极的时代,古人对对联平仄的对仗尚且要求宽松,不以平仄影响立意,以文害义。对联的创作和欣赏,也应与时俱进,放宽对联平仄的对仗要求。不要把平仄的对仗作为评价对联的主要标准。
因此,懂平仄的人可以去写阳春白雪的平仄对仗工稳的对联,但也应准许大多数的不懂平仄对仗的民众写不甚讲究平仄的对联之自由。
如果用100分来评审,对联的前五种对仗可为一个基础分数段,共60分。这五种对仗如有一种不合,就不算对联,只能得零分,五种俱合就基本算是对联了,可得60分。平仄对仗为一个分数段,共10分。也就是说六种对仗全部都合格,最高分也只能得70分,对联还不能上良好的台阶。立意为另一个分数段,共30分。只要前五种对仗合格,加上立意特别好,也可得90分,进入优秀台阶。如果加上平仄合格,则可得满分。
个人觉得以上这种评判方法绝对了些,应该视具体情况灵活些。关于平仄我觉得不必过于深究,但也不能失去了底线,我认为这底线就是要至少念起来不是十分的拗口。
文绉绉说了一大段。下面来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大伙一同赏析一些趣联妙对,看他们的对仗之法。
80年代初以前出生的同志,想必还记的90年代初的一部关于对联的电视剧叫《联林珍奇》的吧。主要内容是一个叫林大秀的对联高手从小聪明调皮到长大金榜题名的故事,里面有很多好联。对联出自民间,所以应该和具体事物场景结合起来。有些对联和具体事物场景密不可分,脱离具体事物场景就会不知所云。我举些《联林珍奇》里的好联,这样还可以通过具体场景来体会。具体内容记的不是很清楚,只有些片段。当然好多对子都是其他地方来的,只是编剧厉害,把这些都编到故事里了。
林大秀小时调皮捣蛋,惹恼古板的私塾教书的石先生,石先生便出对要他对,对不上就罚他,刚好石先生看到窗外有只公鸡,就拣快砖头扔出去,砸死鸡,
然后出对:细羽家禽砖后死,
林大秀答:粗毛野兽石先生。
此对对仗极为工整,完全符合上面所述对仗之法的第三点。细羽对粗毛,家禽对野兽,砖对石,后对先,死对生。可谓既工且稳,然而从立意上却不同通,但放在此环境中,却极妙,骂的石先生气的说不出话来。(所以说有些对联离不开具体环境)结果可想而知,林大秀被学校开除。
还有就是林大秀被迫害时,讽刺县官的一个藏尾联是: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忠孝仁智礼义廉
一二三四五六七(忘了八,就是王八)。忠孝仁智礼义廉(少了耻,就是无耻)。骂他王八,无耻。
还有个豆芽店门联:
长(zhang)长(c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chang)长(zhang),
长(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
说的是豆芽要长(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
林大秀考试落榜,他对头何居正中了状元,出对戏他:
林大秀,大秀真大羞,白面书生落虎榜;
后来林大秀发现他与后宫的一个娘娘有染,便对了下联:
何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