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二九四 年尾(2/4)

 回到唐行之后,节日的气氛已经很浓郁了。

    程宰建议仁寿堂拿出一笔银子来,挨家挨户发点喜钱,采买人心。这个方法多少能够挽回征税时候的暴戾形象。因为更多的人其实不用纳税,拿了喜钱起码不会站到仁寿堂对面去。

    “不要挨家挨户发,没意义。”徐元佐难得板着脸说话,吓得程宰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徐元佐又道:“只发蒙学社学的学生,每人发五十文。”

    只有读书识字的人才有舆论权利,而且社学毕业的人可能进入经济学院,成为自己人,理应厚待。若是因此而兴起民间的求学热,那就是一石三鸟的好事了。

    程宰很快也能想明白,去各社学发钱。

    学生既然要领钱,那就得留个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此一来一去,唐行镇里镇外的读书人档案也就成型了。

    老天爷似乎是要故意与徐元佐作对,就在他打听谁家有船可以购买的时候,又传来了苏州翁家大肆买船的消息。翁家打算在隆庆四年来一次大手笔,直接垄断淮北的棉布市场。要靠大量的货物倾销打压竞争对手,那么对于货船自然有不小的需求。

    买家越多,卖家越有抬价空间,有些人家甚至对徐元佐派去的人避而不见,坐等涨价。

    这则消息是顾水生带回来的。他今年拿到了五十两的年终奖,恨不得把命都卖给徐家哥哥。接到徐元佐买船的指示之后,顾水生立刻动身跑了一趟刘家港。那里是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也有船厂,至今仍有许多船户聚居。

    这种官营船厂整日里半死不活,有什么卖什么,若是真有船,肯定也能私卖出来。可惜他们是真没船,倒是有不少人毛遂自荐,想找个活路。

    顾水生知道佐哥儿重视人力,便将这些人的名姓地址一一作册。在自己权限范围里花了一笔银子,纯粹收买人心,并未有任何条件。等回到唐行之后,这册子便交给陆大有,方便日后招人。

    他自己却连夜赶到徐元佐家里,报告苏州打探来的要紧消息。

    “佐哥儿。我在苏州打听得一个消息,是转了三手传来的,泄露的源头是西山许家。”顾水生在徐元佐书房里,刚一坐定就亟不可待道:“我私下又去验证了一番,发现确有其事。”

    徐元佐叫棋妙出去,亲自给顾水生倒了杯热茶。

    顾水生连道不敢,又道:“是苏州知府蔡国熙。他本是阁老的门生,如今却投靠了高拱!”

    因为徐元佐的关系,现在仁寿堂的人所谓“阁老”。必然是指徐阶。

    徐元佐知道蔡国熙是高拱刺向徐阶的一把尖刀,判徐琨、徐瑛充军的正是此人。

    顾水生见徐元佐面色如常,暗道一声:佐哥儿好涵养!

    有徐元佐做榜样,他也不着急了,继续道:“据说吏部已经定了,明年升蔡国熙湖广按察佥事,苏松等地兵备。”

    “明年?”徐元佐一愣:“他知府任满了么?”

    顾水生有些疑惑:“消息是这么说,我也不很清楚。”

    徐元佐点了点头:“无非是早晚的事。”

    蔡国熙任苏松兵备道的时候对徐家下的黑手。不过那是隆庆五年的事。看来这消息对了一半,他投靠高拱。升任兵备道是真的;不过时间上恐怕有出入。

    “翁家与蔡国熙往来颇深。”顾水生道:“不少翁氏子弟都以学生的名义见蔡国熙,贿以重礼。”

    徐元佐点了点头:这是人之常情。有钱人拜个有权势的老师,起码多一条行贿的渠道。自己当日不也如此么?

    “还有消息说,海刚峰明年要升任粮储道。”顾水生道。

    徐元佐笑道:“你还真能打听不少消息出来啊。”

    对于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