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九年,日本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公司,可是付出五十亿美元的代价,相当于三百九十亿港币。他现在全副身家才不过百亿港币,连一半都还不到呢。
不过夏天有信心,只要再给他多一点时间,他一定会赚到足够的钱,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收入囊中。
“好了,不说这个了。”夏天摆了摆手,“对于《彗星来的那一夜》这部电影,华纳兄弟怎么说?”
“他们没有兴趣。认为这部电影虽然是科幻片,但既没有华丽的特效,又没有惊险的故事,所以不太看好它的票房。”刘伟鸿解释道。
夏天点了点头,对这个结果倒不是特别意外。前世这部电影上映时,票房也并不高。只是后来发行DVD之后,才引起科幻迷们的注意,继而再度大火,成为经典之作。
“这样吧,派人带着这部电影参加世界各地的影展,先拿一些奖项,涨涨知名度再说。”夏天想了一下道。如果记得不错,貌似这部电影获得过不少奖项的肯定呢。
参加影展,获得奖项,提升知名度,趁机把电影卖个高价,再拿着奖项和票房回来享受鲜花和掌声……这个套路前世内地电影人早就玩得很熟了。
全世界每年举办的影展超过一千个,事实上只要你想参加影展,一年从头跑到尾都跑不完。而电影在影展上放映时,如果被购片商看对了眼,花高价买下放映权也不是不可能。
历来影展上都有黑马,比如泰国恐怖片《厉鬼将映》在戛纳影展上,仅凭一张电影海报就卖出了海外放映权。而《鬼乱五》也以六千三百万泰铢,约合港币一千五百万的价格卖给了香港购片商,可见参加影展的确是出售电影的好渠道。
除此之外,在影展拿奖刷知名度,也是提升逼格的好方法。
因为很多影展并不规范,评奖不会像四大电影节那么苛刻,基本上公关一下就可以拿到奖项。
香港人现在见识还比较浅薄,分不清哪个奖项含金量比较高,哪个奖项只是用来分猪肉的。反正只要能在海外得奖,他们就会觉得很光荣。
夏天现在知名度有了,人气也有了,但在奖项方面还是比较惨一点,至今未获得金像奖、金马奖的肯定,更不要说国际四大电影节,以及美国好莱坞的奥斯卡了。
虽然他现在够有钱,够有势,名气也足够大,但没有获得奖项的肯定,始终让他感觉有所欠缺。所以如果参加影展时,获得一两个奖项的话,对他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这也是他为何坚持在老谋子的电影《红高粱》中挂名制作人的愿意。
“啊,不知道那部电影筹备的怎么样了,巩利已经选出来了么?如果还没有的话,那要不要再提醒张义谋一下?”一讲到影展,夏天忽然想到了那部横扫国际影展的《红高粱》。
一旦那部电影在国际上获奖,那他就可以被镀上一层金光了。到时候有作品,有奖项,他就是香港当之无愧的电影第一人,想想都觉得美!
“我知道了,老板。”刘伟鸿点了点头道。
“好了,没事的话,你就下去吧。”夏天挥挥手道。
……
刘伟鸿走后,夏天开始办公。
几天不回来,他的办公桌上就堆了好多文牍卷宗。
正像是《铁齿铜牙纪晓岚》里,乾隆皇帝发得牢骚一样,“那些折子想翻就有,哪翻得完呢!”
打开一看,还真有几件事是他挂心的。
一是桥咀洲的别墅,已经装修完毕,再有几个月就可以正式入住了。
为了修建这座别墅,夏天可是前后投资了近两千万港币。务求修得尽善尽美,如世外桃源一般。这样等自己过去小憩时,才会得到最高的享受。
二是叶志明去法国,跟都彭集团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