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723【第二届原创歌曲大赛】(2/3)



    周梁淑怡也经常帮老爸选购老唱片,并因此发现像这样的国语老歌,其实并不缺乏拥簇。只不过他们多是在摩罗街选购二手旧唱片,所以不受唱片公司的重视罢了。

    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周梁淑怡便在第二届原创歌曲大赛策划会上,提出了让选手演唱“上海老歌”的主题。

    她这提议获得了黄霑、顾家辉、卢國沾等音乐人的一直支持,因为他们也对那个华语黄金时代心生向往。

    于是大家一拍即合,便在十五进十的比赛中选用了这一主题。

    ……

    音乐声响起,正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老歌,由金嗓子周旋演唱的歌曲《夜上海》。“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

    随着音乐声,舞台上的巨大电视墙也播出了旧上海的一些录影。全部都是从当年的老电影剪辑出来的。

    看到这旧上海的风貌,再听到那熟悉的经典老歌,观众们的思绪也一下子被带回到了几十年前。

    就在大家的注意力被电视墙吸引住时,却没注意到那些选手都匆匆赶回了后台,随后全部都换上了民国时期的衣服。洋服、旗袍,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好玩。

    几分钟的音乐之后,刘志容笑着上台,“有请第一位选手黄恺芹!他为大家带来的歌曲是——《人隔万重山》。”

    在一片掌声之中,黄恺芹一身爱国学生装扮,穿着中山装,围着白围巾,令他的儒雅气质更加突出,活脱一位大学的才子。

    “叹息,匆匆再别去言未尽,但隔关山千水流尽了旧情许多苦与泪……”他深情地伴着音乐唱着,歌声婉转动听,令台下歌迷也如痴如醉。

    三零年代,上海是远东最繁荣的城市,被称为是冒险家的乐园。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经济的繁荣带动娱乐事业的繁荣。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激发了音乐创作者的灵感。因此当时的上海歌坛空前兴旺,称得上是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

    在那个时代,华语乐坛的发展甚至走在了日本乐坛的前面。在三零年代,中國音乐人就成功的将本土民歌与西洋乐结合,诞生出了纯正中國味道的流行乐。而日本要到五零年代战败之后,才开始了本土演歌与西洋乐的结合。

    只是到后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语乐坛的发展出现停滞,甚至退化。

    黄恺芹所演唱的这首《人隔万重山》,是由当年上海七大歌后之一的姚莉演唱的。姚琳三零年代出道,六零年代退隐,在三十年的歌唱生涯中推出了数百张唱片,令人瞠目咋舌。她最具代表性的歌曲是《玫瑰玫瑰我爱你》和《春风吻上我的脸》。姚莉五零年代移民来到香港,现在依然健在。

    ……

    黄恺芹深情地唱完这首《人隔万重山》后,全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算是年轻观众,也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

    这些老歌诞生的年代距离他们虽然很遥远,但是此刻听起来,却丝毫不觉得难听,也不觉得老土。反而都觉得很有新意,不比现在动辄爱来爱去的流行歌曲差。

    而对于中年以上的观众来说,国语老歌就代表他们的童年。因为五零年代、六零年代,香港涌入大量内地的移民,所以国语非常流行。电台播放的是国语歌曲,影院上映的是国语电影。

    如果不是七零年代,楚原导演的《七十二家房客》用粤语来拍摄,粤语片这个片种当时就要消失了。而如果没有许贯杰这位粤语歌鼻祖,粤语歌也还不能甩脱俚语小调的身份,登上大雅之堂。

    七零年代之后诞生的新一代,他们听得差不多都已经是粤语歌曲了。而在此之前的人们听得,却大部分都是国语歌。因此现在听到这熟悉的歌声,这些老观众都忍不住想到了小时候,都忍不住有种想要落泪的感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