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六十五章、南方双刘望雒阳(上)(2/4)

后就已经越加发达的地方军事势力渐渐走到台面上,包括刘焉在内的众多州牧上任后便因各种自主不自主的原因,渐渐形成割据一方的格局,并不受到朝廷控制,这其中尤以刘焉这个提议者为甚。

    其实刘焉虽说是宗室,但若说提议此事对自己无甚好处,也是不可能去为之地,就看原本他是打算去交州避祸,只因听闻这益州之地有天子之气,遂改领为益州牧,由是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

    其时益州刺史正自大事聚财、贪婪成风,只是刘焉尚未到达时,其便被黄巾贼马相所杀,而后称帝不久的马相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马击败,于是刘焉被贾龙引入益州,治所便定在这绵竹。

    之后刘焉作为益州州牧,一面对内大力打击地方豪强,包括严氏、吴氏及张氏在内的各地豪强要么归附与他,要么被大肆打压、不得翻身,刘焉巩固并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己方的势力,使得益州也倾向于半独*立的状态。

    只是在天下诸侯在曹孟德、袁本初等人的倡议下联盟讨董的时候,刘焉为保州自守而拒不出兵,由是又引发犍为太守任岐及之前平乱并迎立刘焉有功的贾龙等人起兵,只是此时刘焉已成大势,在益州一手遮天,叛兵不多久就被击败,贾龙等人也被刘焉所杀。

    此后刘焉以病体为由,向朝廷求其子奉车都尉刘璋赴益州,此后再不返还。

    刘璋是刘焉幼子,在其上还有三个兄长,三兄刘瑁早就随刘焉一同入益州,任别部司马;而其中长兄、次兄此刻都还在雒阳任职,刘焉并没有让他们一起回来,也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就像是之前中原大乱之时,他悉数收编了自南阳、三辅一带流入的流民为“东州兵”,也是为了自己及继承子嗣多一条退路选择。

    同时,这两个儿子也算是刘焉留在朝廷里的两枚暗子,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并且通报。

    刘焉长子刘范,任光禄大夫,前任便是在董卓时便因乱被处死的士孙瑞;次子刘诞,任治书御史,品级尚可职权却不大,不过是时却是朝廷中与修史的蔡邕接触最多的那一批人,据说蔡邕私底下对其颇有称赞。

    虽然两位地位都不甚高,但因为家世背景,为人又是圆滑周到、八面玲珑,在朝廷内外都积累了大量的人脉,消息渠道也是广泛,这也是刘焉放心让他们在此的原因,可是此时的刘焉却从未有过地开始动了将他们带回来的念头。

    这位牧野一方的诸侯大人物,此刻却是眉头深锁,望着眼前棋局,眼中泛着的忧虑却显然不全在面前这难解棋局上,还有其他。

    在刘焉对面的是一个清秀英眉的文士,此人姓董名扶,字茂安,本是朝廷侍中,后随刘焉入益州,因颇通谋略,且能察言观色,深受刘焉器重。

    “刘景升那边,有什么动向?”刘焉抬了下眼皮,视线却仍是放在了眼前的棋盘上,随即就拾起其中一白子,重重落下,清脆声响倒是颇为动听。

    刘焉直呼其姓名,那是因为与对方是同一级别,董扶可不敢如此,只低眉顺目言道:“刘荆州那儿倒没听说有什么动静,只是近来听说他因家中之事,颇为焦头烂额,恐怕也……”

    他没有说什么,但刘焉却清楚话中意思,也是因此他更加烦闷,董扶想了想,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道:“主公可是担心两位公子的安全问题?”

    刘焉沉默片刻,低声道:“茂安可知范儿他们的来信中,是怎么说的?”

    董扶摇摇头,说白了在这事上他首先就是一个送信的,就算没有人知道,他也不可能会去偷看,只知道在看过那封大公子和二公子从雒阳寄回来给刘焉的信之后,刘焉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明显其中肯定是提到了什么事情,对刘焉来说这还明显不是什么好事。

    董扶清楚的一点是,别看刘焉之前称病只将幼子刘璋要了回来,实际上如果可以的话,他根本就不需要刘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