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649章 不能白来(2/3)

路,沿途的人行道上都有一条红砖砌的线,沿着这条线走就不会错。

    第一站挺晦气,是个墓地,叫靠谱山。名字靠谱,但这座山一点都不靠谱。老美脸皮真厚,一共三层楼高点的土包,就敢叫山。如果按照这个算法,景山以后就该叫景峰,听着怎么也得有几千米了。

    到底靠谱不靠谱洪涛也不清楚,他都没上去,直接路过了。顺便在旁边买了一个冰淇淋大卷筒,二块钱,真尼玛大,快赶上奥运会的火炬了。这玩意必须舔着吃,馋死路过的小朋友!

    第二站还有点意思,叫热维尔故居。这个热维尔在美国是名人,类似我国鸡毛信里的主角。不过人家当时没死,后来还升了官。

    他到底干嘛了有升官又出名的?其实也没干啥,就是骑着马去送了个信,告诉当时的美国民兵们,英国龙虾兵要来偷袭了,乡亲们赶紧抄家伙啊,埋地雷炸他们小丫挺的!

    送信确实算是英雄行为,但洪涛觉得他还有更光辉的一面。因为他有一座大房子,而且还是个手艺不错的金银匠。

    二层尖顶小楼,至少七八个房间还带阁楼,这在十八世纪的新大陆上也算是中产阶级了。没事儿做点金银器卖,不愁吃不愁喝,再勤快点、有点眼光,分分钟就得富裕起来啊。

    但他毅然决然的抛家舍业去给民兵送信,这也就是殖民地人民最终胜利了,万一要是英国人打赢了呢?他的下场会很惨的。不管到了什么年代,大家都恨给敌人通风报信的人。

    所以说,他比穷苦人没饭吃被迫起来造反要高尚的多,这才是有理想的人。

    就在他家南边还有一座尖顶大教堂也是历史文物,而且和热维尔有关。当年他骑马其实不是送信,而是探听英军的虚实,看看龙虾兵到底要从陆地来呢,还是从水上。可是怎么把这个消息及时告诉民兵呢,答案就在这座教堂的尖顶上。

    这座教堂叫老北教堂,红色的基座白色的尖顶,傻高傻高的。当年教堂最高处就挂着两盏红灯笼,这就是热维尔的远距离灯光信号系统。

    英国人从水上来攻就挂一盏灯笼,从陆地上来就挂两盏。至今教堂尖塔上常年都挂着两盏灯笼,就是为了纪念几百年前那一刻。

    再往南走就是法尼尔厅和昆西市场,这里是美国版的慕尼黑啤酒馆,当年塞缪尔·亚当斯一群人就是在这里发表演讲,号召殖民地人民起来独立的。

    洪涛对他没啥兴趣,而是直奔晚上要和金月用餐的联合牡蛎屋。他是不太放心黑小伙的嘴,正好路过那就先实地考察考察。

    结果还是很满意的,大中午的这里就排了十多口子,生意不错。木制的三层餐厅一看就是老物件,档次也够。

    其实周围还有很多意大利风味的海鲜餐厅,但就属它有特点、生意好。如果不是人太多,洪涛都想先进去尝尝。但是看看表,还是算了吧,路边凑合买个热狗垫垫得了,留着肚子晚上吃海鲜。

    从这里开始,人行道上的红线开始往西拐弯了,洪涛嚼着热狗也跟着拐,走过一条街就是老议会厅,独立宣言就是在它阳台上宣读的。

    再往北一点,地面上会有一个巨大的井盖。当然了,这不是井盖,而是波士顿大屠杀遗址的标志,也正是这次大屠杀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大家猜猜当时得有多少人在这场大屠杀中被英国龙虾兵给惨无人道的杀害了?洪涛看完手里那张旅游图上的介绍觉得不太对劲儿,免费发放的东西肯定容易出错,特意又去遗址旁边的牌子上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扭头就走。

    这不是扯淡嘛,什么导火索、什么大屠杀,英国人真是太冤了。一共就在骚乱中打死五个人,居然就被美国人称为大屠杀,太小家子气了。

    这种事别说放在十八世纪那种人命不如狗的年代里,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随便来个校园枪击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