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四十五章 小人(2/3)

回乡去了。

    张万全对好友感激万分。正好朱二打算在承德开铺子,却因先前所挣的钱财大多用于买房与安置家人了,本金不足,张万全见自己手里还有一千多两银子的积蓄,便拿出来与好友合伙开了一家皮货铺,他出的本钱多些,占了六成股,朱二只占四成,却多了掌柜之责。如此一来,有好友看着店内的生意,他也不必十分费心,正好安心休养身体。

    这皮货铺的名字就叫做“张朱记”,开张之后生意兴隆,银子象流水一般钻进张万全与朱二两人的口袋里。二人倒也不曾因为利润分割之事产生过矛盾,无论赚多少钱,都一律是平分。

    过得一年,张万全身体好转,朱二又提议,他有个妹子年方二八,尚未许人,一心倾慕于他张万全,愿嫁他为妻。若是这门婚事成了,好友两个既是合伙人,又是姻亲,自然更加亲密。只是张万全心里还念着“惨死”的妻儿,无意再娶,就婉拒了。那朱家姑娘倒也不肯死心,一意要等候他回心转意,事情就僵持下来。

    这一僵持,便过去了四年。那朱家姑娘已经是二十岁的老姑娘,再不嫁,可就真的要嫁不出去了。朱二再次试探了张万全的意思,得知他实在无心再娶,只得死心,改将妹妹嫁给一个京城的富商做了填房。

    可经此一事,朱二便与张万全生了嫌隙,觉得是他害了自家的妹子,耽误了她的终生。她原本可以嫁人做个原配的,如今却只能嫁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做填房,进门就要面对与她一般年纪的继子继女了,实在是悲惨无比。朱二总念叨当年自己对张万全的恩情,认为他是恩将仇报,虽然两家还是合伙人,可已经有了翻脸的意思。

    张万全察觉出来,心里也觉得是自己对不住朱二,只是娶妻这种事,他不情愿,也不能勉强。朱家妹子是可怜,可总不能为了可怜她,就勉强自己娶个不想要的妻子吧?朱二若不愿意妹子做现成的后娘,大可不必给她说这么一门亲事。说到底,不过是迁怒罢了。张万全隐约察觉到,店里生意大好,朱二变得富贵后,性情大改,已经不是往日的那个急公好义的好朋友了。但他没说什么,很干脆地就与朱二结束了合作,把自己那一半的铺子低价盘给了他。

    张万全在这桩交易中,自然是吃了不小的亏,可是他自认愧对朱二,又感激朱二当年的恩情,这亏再多也硬是认下了。

    他总共拢得四五千两的身家,身体又养好了,便重回行商行列,做些零散的小买卖。承德机会不少,他又是在此地多年,早已混得熟了,想要大富大贵,可能难一些,但只想维持生计,却没什么难处。

    只是朱家与他有隙,朱二似有若无地打压,让他难以施展手脚,渐渐的便有些不大顺利起来。又因为朱家妹子嫁了京城的富商,那富商在承德一地的皮货交易中占了极大的分额,他听说了些填房妻子未婚前的传闻,对张万全心怀嫉恨,明着暗着挤兑他。张万全在承德没办法存身,只得变卖房产家业,黯然离开。

    他不想回乡,路过大同时,见此处甚是繁华,皮货市场也很发达,便在城中落脚,开了家皮货铺子,做起了生意。他如今日子倒还富足,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曾有人见他孑然一身,有意替他做媒,说一门妻室,他却难以忘怀妻儿,始终婉拒。

    今日那上门的媒婆笑着说要替他做媒,他虽是脸上带笑应答着,但心里其实没当一回事。只因那位大主顾,乃是城中有名的媒婆,无论遇上谁,只要是单身,上至八十老头老太,下至八岁小儿,她都要说给人做媒,其实转过身就忘了。不是正经找到她相托,她才不会多这个事。所以,他与那位主顾,其实都只是说几句应酬话罢了。

    秦家众人听完张万全的叙述,才知道了原委。想来张万全与妻儿多年没有联络,是那朱二从中作梗的缘故了?他当年回到绥德州,确实是来过米脂县城的,只因张妈也记得,张万全的“死讯”,便是由同行姓朱的商人告知自家。但那什么大作法事、还债之举,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