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我也能打听到些消息,却不如他认识的人多。”
赵陌也不说自己早就这么做了,笑道:“我跟他原也是朋友,朋友有所求,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哪儿有不答应的呢?他求我的,也不是什么难事。前儿宫宴,不是草草了结了么?我听他说了,才知道并不是因为太后身体不适,而是蜀王府送进慈宁宫去托养的那位小堂妹受了伤,伤及腿骨,太后担忧心疼,就无心继续主持宫宴了。涂家知道太后忧心,便帮着在外头搜罗些对跌打骨伤有奇效的好药,还托到赵邛那儿去了。赵邛知道我手下的商队不日就要从辽东进京,便托我留意,若有好药,就给他留一份。我已经答应他了。”
秦简讶异:“原来如此!那是应该的,不过是几样药材罢了。只是宫宴草草结束,竟然是因为慈宁宫里出了那样的变故!那位小县主怎会受这样重的伤?我记得她年纪还很小,不满三岁吧?”
蜀王世子一家都还在圈禁中,若是蜀王府没出事,他嫡出的女儿确实应该封县主。但如今连蜀王的爵位都未必能保得住,所谓小县主也就不过是一句虚话,只是外人随口称呼的罢了,其实并非实封。太后虽然疼爱蜀王世子之女,但也从未透露出要为她向皇帝请封的意思。
赵陌道:“那位小堂妹,也不知怎会这般命苦。小小的年纪,就三灾八难的,又要远离亲人。幸好她得了太后怜惜,还能过几日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她的病若是治不好,未免太过可怜了。但若是治好了,她又要离开太后身边,与亲人们一块儿圈禁。真叫人不知该盼着她好起来,还是一直病下去算了。”
秦简只觉得他这话里有话,不由迟疑:“广路,你这是……”
赵陌却笑着转移了话题:“罢了,宫里的事,我们还是少谈吧。倒是那日在宫宴上,听说出了点小变故。我已经听三表妹简单提过了,但个中详情却不清楚。”
秦简精神顿时一震:“是了,我今儿就正好要跟你提这件事。”
秦含真在里间听到这会儿,连忙睁开双眼,下炕走了出来。
她是知情人,又早在当年下江南时,就惯了参与讨论正事的,秦简见她出来,也不以为意,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知道的王嫔与侄女起冲突的经过与内情,还有从外祖母姚王氏与母亲姚氏那儿听来的一些小道消息,都告诉了赵陌。此前秦锦华已经跟他沟通过了,他也深刻认识到,隐瞒真相不是明智之举。
赵陌听完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有些迟疑地说:“这么说,姚夫人与表婶娘的意思是……王家女参与其中,只是负责牵线搭桥的,并没打算象从前王家大老爷做的那样,将王家女嫁给哪个宗室子弟,然后推那宗室子弟去过继皇室?那么王家女又图什么呢?这种事总是有风险的吧?里头还有几家宗室,连我父亲都牵扯在内。他们从前也是有雄心壮志的人,难道个个都甘心为他人做嫁?”
秦含真也在沉默中,她原本也以为,王家大老爷那样的人,野心爆棚,这回打算卷土重来,绝对会有大动作呢,没想到……
秦简叹了口气:“王家也并非个个都是蠢人。王大老爷从前虽然糊涂了,但他那时是被名利权势遮了眼,病了几年,他也冷静了不少。这回王家女们打算要做的事,他是知道的,不但没反对,还在暗中相助。我外祖母听她那几个堂妹的意思,似乎是觉得,王家从前风头太过了,皇上一看他们嫁女入宗室,就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若仍旧用老法子,只会打草惊蛇。倒不如先把事情给办好了,又与那嗣子的本亲父母交好。将来嗣子大了,王家再从家中择淑女进上,未必没有心想事成的一日。”
赵陌冷笑:“他们倒是想得长远!”
秦含真说:“他们不想想得长远也不行了,现在形势比人强。皇上明摆着不待见王家,他们再想使劲儿,又能如何?不过他们倒是挺有胆子,不怕别人过桥抽板吗?将宁化王的儿子过继给太子,那孩子将来就是太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