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大人说,他们已是招认了,还跟烧老大他们哨所的人是一伙的呢。既然你说,他们都是你哥哥的朋友,可见你哥哥跟马贼也是一伙的!正好,官军如今正在剿灭马贼呢,你哥哥既是他们的同党,我们赶紧报了官,让他们拿了你哥哥去,也好摆脱嫌疑,也免得受了连累。跟你哥哥这么一个嫌疑犯做了姻亲,我们家老二也是倒霉摧的,还是早日划清界限的好!”
何氏听到牛氏说那群官军与烧秦平哨所的人是一伙的,已是大惊失色。她不知道牛氏只是信口开河,只当对方真的知道了内情,当下什么借口都想不起来了,焦急地说:“老爷太太仁慈,饶了我哥哥吧!他……他当真不是什么马贼,他带去的那群人都是官军,是榆林卫的人呀!县衙的人定是屈打成招了,求老爷太太开恩!”
牛氏呸了她一口:“你说冤枉就冤枉了么?不是马贼,做什么冲我们家的人S箭?你到外头瞧瞧,马车上被箭头S出来的孔还在呢!若不是我们家的人命大,早就被一箭S死了。你哥哥若只是来接你,做什么要冲着亲家S箭?难不成他也知道他妹子做了什么孽,生怕我们把你送官,所以拼死拼活,做了马贼也要来救你回去?真真可笑。当日是你自个儿认了罪,自个儿要领罚,还说什么要出家赎罪的话。结果不过是装模作样罢了。我们老两口对你够仁慈的了,至今还没把你怎么着,你倒是得寸进尺,耍起公公婆婆来了?你这还叫什么官家千金?小门小户的女儿都比你知道什么叫礼仪廉耻!怪不得你娘家出了大贪官呢,这般家教,能教出什么好人儿来?!”
何氏又羞又气,只觉得周围所有人都在盯着她看,却只能低着头,半句话都不敢反驳。
这时,门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女声:“老爷,太太,姐儿和哥儿过来请安了。”这才把秦老先生与牛氏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章姐儿与梓哥儿在门外大概已经等了一会儿了,把屋里的对话也听得分明。章姐儿咬牙强忍着怒气,双眼水汪汪的,仿佛下一秒就要掉下泪来。梓哥儿才三四岁,还是懵懵懂懂的模样,却也知道屋里的气氛不太好,母亲被骂了。但骂人的好象是一向很疼他的祖母。他不知该如何是好,有些手足无措,母却不敢跟他说什么,只拉着他的手,示意他安静。
站在小姐弟俩身后的婆子轻轻推了两个孩子一下,让他们进屋去请安。跟秦老先生与牛氏来的丫头婆子初来乍到,没有动作,二房的人却已是呆住了,也没有将垫子拿出来。章姐儿左看右看,不知该怎么办,梓哥儿却先一步跪了下去,给祖父祖母磕头。
牛氏瞧了心疼,连忙让虎嬷嬷把孩子抱了起来,送到她面前,就抱着梓哥儿摸他的小脸:“怎么瘦了这么多?是不是生病了?”
谁也没理会章姐儿。还是秦泰生家的醒神过来,拿了个垫子放在她面前,她才跪了下去:“孙女儿给祖父、祖母请安。”
秦含真转眼望了过来,她还是头一回见章姐儿,也是头一回见梓哥儿。今日总算是把这两个传闻中的人物给认识了。
章姐儿据说只比她大一岁,但比她高了一个头,生得袅袅娜娜,秀气斯文,肤色白晳,眉眼间长得很象何氏,小小年纪,倒颇有些大家闺秀的样子,不是她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
梓哥儿长得瘦小,小脸尖尖的,带着一种不大健康的青白色,长相俊秀,还让人觉得挺眼熟。秦含真仔细认了认,才发现他长得有点象祖父秦老先生,不过与祖父的温文尔雅相比,他总有些怯怯的模样,令人忍不住心生怜惜。
牛氏并不理会章姐儿,只抱着梓哥儿问他别后近况,一时觉得手上力竭,正要抬头唤丈夫,秦老先生已经伸过手来,把孙子抱了过去。牛氏腾出手来,便向R母询问梓哥儿这大半年里的衣食住行,得知他回大同路上颠簸,没有好生照料,到了大同家中就病了一场。因秦安已去了营中,带走了秦泰生,何子煜又赶着回米脂,家里没个做主的人在,竟是差一点儿误了医治的最好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