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他们,不要着慌,路上多加小心,又让随行的李子记得看紧他们二人,别叫他们的荷包叫扒手扒了去。
她昨儿夜里可是听青杏说过了,扬州繁华不假,但民间的扒手也挺多的,大概是因为肥羊也很多的关系。
吃过早饭,秦含真回房换了衣裳。她如今已经出了孝,身上的衣饰总算能有点儿颜色了,今日穿的便是鹅黄薄棉锦袄,绿绫裙子,还披了个夹的绸面披风,头发梳成双鬟,简单地簪了朵金菊式样的绢纱花,嫩生生、水灵灵地站在甲板上等候自家祖父母出来。
赵陌在码头上远远瞧见了她,脚下的步伐就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秦简心急得很,回头见他没跟上,忙催促:“广路,你傻愣在那里做什么呢?还不快走?咱们可只有一日时间呢,得多去几个地方!”
赵陌心里清楚,他忍不住远远地多看了秦含真几眼,方才跟上秦简的脚步,匆匆往城中走去。
秦含真并不知道赵陌方才在瞧自己,她正把双手缩在袖子里头,心里嘀咕着码头上风挺大,天气也越来越冷了。要是再晚上十天八天,天儿更冷一些,说不定她就懒得上岸去逛了呢。
秦柏扶着牛氏走了出来,他二人如今也换了一身衣裳,全身遮得严严实实地,尤其是牛氏,直接换了初冬时节穿的棉袄,就是怕出门会吹着风。她其实觉得丈夫秦柏还有心腹虎嬷嬷太过小心了,百合百惠与魏嬷嬷也不肯站在她这边,才使得她需要穿得这般笨重才能出门。不过说实话,她心里对丈夫的关心还是很受用的。
秦柏带着家眷出行虽然低调,但排场一点儿都不小。周昌年与虎伯走在前头,秦柏、牛氏拉着孙女儿秦含真跟上,青杏陪着秦含真,左右还有魏嬷嬷与虎嬷嬷带着婆子们随侍,后面再跟了十来个家丁、长随。年轻的丫头们倒是没几个跟着出来的,也是怕生事。
他们先坐了车,没多久到了东关街,方才下车慢慢逛去。这里各色店铺都有,陆陈行、油米坊、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香粉店、豆腐店、酱菜店、糖铺,绸缎庄子、布庄、首饰行、鞋子店、帽子店、绣坊、南货店、文房铺子、古董行、玉器行、漆器作坊、瓷器店……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
秦含真跟着祖父母一路逛去,耳边随时有青杏做介绍,前头还有自家祖父秦柏做说明,还真长了不少见识。
比如她是到今日才知道,“陆陈行”原来就是粮行。所谓“陆陈”,其实就是指六种隔年生的粮食,要入“六坊”,也就是小麦入磨坊、元麦入糟坊、大麦入糖坊、菜籽入油坊、蚕豆入酱坊、豌豆入粉坊。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说陆陈是指大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和芝麻这六种粮食,因为都可以久藏,所以被称为“六陈”。秦含真也不知哪一种说法才是对的,反正陆陈行就是卖粮食的就对了。
扬州香粉十分有名,牛氏虽然很少关注这些,但买些回去做礼物也不错。青杏为牛氏介绍了几款适合有年纪的太太们用的保养品,秦柏也怂恿一番,牛氏便搜刮了不少东西回去。
糖铺子里很有些北方人们没吃过的糖果品种,秦含真看着好奇,每样都买了一些,打算要送一半回京城里请堂姐妹们分享。
绸缎庄和布庄里的衣料子,许多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新鲜花色,牛氏看着就有了购买的**,给自己添了两匹,给丈夫儿子各添了四匹,再来八匹打扮孙女儿,连秦简与赵陌都没落下。周祥年不得不打发人把买下的东西先送了一批回船,否则一会儿随行人员就没有空余的手能拿东西了。
秦简往文房铺子里转了一圈,买了几样精致的文房用品,预备送人、赏赐晚辈以及自用。他又往古董铺子里转了一圈,但出来时两手空空,倒是在隔壁的漆器作坊里买了几个小玩意儿。
午饭他们是在东关街上的饭庄子里用的。眼下大闸蟹正当季,他们叫了几笼,伙计们送蟹上桌时,配上了精致的铜制蟹八件。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