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了,但心底里还是没改变想法,改派人敲打起了女儿的陪嫁丫头和陪房们,让他们多多留心女儿在唐家的情形。若有哪个人给女儿委屈受了,就立刻报回承恩侯府来,到时候,她这个母亲自会为女儿出气!
秦锦华知道之后,心中困惑。不过在婆婆和丈夫面前,她还是要替母亲掩饰的。她还对陪嫁丫头与陪房们道:“母亲的话,你们也不必太放在心上。倘若我真的受了大委屈,实在难过了,难道我还不会回家去诉苦么?我又不是傻子,更不是受气包。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你们就别传回去了。谁家过日子不是磕磕碰碰的?偶尔有些小口角,也不影响一家和睦。若是我娘家大惊小怪地,次次都闹起来,哪里还有安生日子可言?母亲虽是担心我,但如今做了唐家媳妇的,是我自己。母亲还能替我过日子不成?”
她的陪嫁仆从们倒不傻,毕竟是秦仲海细心挑选过的人,就算再忠心,也知道事情轻重,也乐得主人省事,便齐齐答应下来。没过几日,秦仲海那边便得了消息,叹息着去跟儿子诉苦,道:“幸好你妹妹是个好孩子,没有跟着你母亲一块儿犯糊涂,否则我还不知道要如何操心呢。”末了又对儿子说,“等你媳妇进了门,我兴许还能轻省些。”
秦简觉得压力很大。他其实有些怀疑,未婚妻余心兰是个爱诗词爱琴棋书画的才女,在家时好象没怎么听说她曾经帮着管家。当然寿山伯夫人还是很能干的,教养出来的女儿应该不会差。但他最开始是指望能与余心兰过几年清闲舒心的小日子的。猛地要求余心兰过门就执掌中馈,她能应付得来么?
长房的秦仲海与秦简父子俩齐齐唉声叹气着,各有各的烦恼。
这些事,秦家二房与三房都不清楚。秦含真与秦锦春保持着书信往来,也从后者处知道了二房打发人去裴国公府探望秦锦仪的后续消息。
秦锦仪确实正在跟裴茵闹别扭。据说她们姑嫂俩不约而同地连续两日悄然出门去看了秦锦华的嫁妆队伍与出嫁排场,都有些酸酸的。但回到家后,长辈们发现了她们的举动,秦锦仪只是被轻飘飘地说了两句,便放回房间里待着了,裴茵却叫祖母狠狠训斥了一顿,怪她行事出格,万一被人发现她出门,名声败坏之余,还会影响三房的妹妹。裴家人还指望裴二姑娘进东宫为妃呢,怎能容许她的名声出了差错?裴茵不但挨了一顿骂,还被罚跪佛堂,又禁了足,如今连裴家大房的院子都出不得。
裴茵委屈极了,认为家人不公,凭什么她与秦锦仪一同出门,只她一人受罚,秦锦仪却连句大声些的训斥都没挨?
她同时还不忿家人对她与裴二姑娘的差别对待。裴二姑娘自小就样样都不如她出色,说是要进宫,其实连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呢,凭什么就得逼她这个长姐处处相让?长幼无序,尊卑不分,这又算得了什么好家教,好名声?
裴茵的反抗自然引来了家人更大的不满。裴老夫人又罚了她抄女四书与佛经,还觉得她不听话,任性胡闹,想要给她寻个门第低些的人家,孝满后嫁过去,若是能给裴家带来实际利益就更好了。裴老夫人连这个人家都有了腹案,老国公生前一个门生的长子,丧妻两年,尚未续娶,倘若裴茵能嫁过去,再生个儿子,定能笼络住那个门生一家的心。那个门生如今已经官拜正三品,虽是在外省任上,却已经十分有出息了,定能带揳裴家三兄弟,云云……
裴茵哪里甘心?肯定要再闹的。就连裴大爷与裴大奶奶,也觉得裴老夫人太过分了。凭什么三房的女儿能入宫,大房的女儿却要去给个秀才做填房?就算要跟那名门生联姻,家里也不是没有庶女……
裴家闹得正厉害呢,这时候,裴三爷那边,却又迎来了坏消息,堪称最大的打击。
入宫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楚氏女楚瑜娘,在一次太子前往慈宁宫向太后娘娘请安的时候,不知是因为不慎还是意外,亦或是别的什么原因,摔倒在了太子殿下的怀里,还叫太后娘娘跟前几个官眷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