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风,似乎希望婚事能尽快办好。这也是正理。少英在京中还不知能留多久,在新任命下来之前,最好先把婚事正式定下,起码要将小定礼给过了。也不知黄家是否愿意尽快完婚,否则少英外放的地方若是太远了,将来送嫁怕是不方便。”
牛氏被他一提醒,忙道:“是了,这事儿托不得,我这就去寻少英商量!”她起身往外走了几步,又中途折了回来,“对了,这件事要不要给米脂写信?关亲家好歹也是少英的姨母,又养了他几年,少英的婚事,不好不告诉她一声吧?最好是把人请到京城来观礼。”
秦柏不置可否:“先问问少英的意思。少英在京城待的时间不长,从米脂过来又要费多少时间?若是日子赶不及,事后写信告诉亲家太太,也是一样的。亲家太太心里也十分在意少英的亲事,一直催着他早日成婚,如今知道他能成家了,想必也会为他欢喜不已。些许繁文缛节,她应该不会在意。”
牛氏抿嘴睨了他一眼,笑道:“侯爷真是会说话!”关老太太就是早年催过吴少英,等小女儿嫁人之后,就催得少了,近几年更是完全不闻不问,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小女儿关芸娘婚后夫妻不睦,迁怒到吴少英身上了。尤其是吴少英多年不婚,仕途却很顺利,更令她心生不甘。不过那又如何呢?关老太太如今就是靠着吴少英送的产业,才能一家老小生活得富足悠闲。她是不会明言说出心中不满的,就算她想说,她的儿子儿媳也不会让她把话传到外头去。等吴少英成婚的消息传到米脂,娶的还是皇亲国戚家的女儿,关老太太只会更加老实,哪里还敢有半点不满呢?
牛氏笑着走了,秦柏坐在书桌后,沉默了一会儿,便命人去喊长子秦平过来。
他也许是心里有事儿,一时没注意到,长孙女儿秦含真从书房后头的侧门进了屋,正在书架前找一本书呢。因为是每天做惯了的事,秦含真也没特地跑到前头去与祖父报备。
很快秦平便来了。他今日本来就一直守在前院里,留意黄家女眷来的消息。方才看到母亲一脸茫然地来寻父亲,走的时候却是一脸的欢喜,便知道吴少英的婚事成了。他大大松了口气,心下欢喜,听闻父亲相召,很平静地便过来了。他知道有些事是瞒不过父亲的,他心中也坦然,并不打算隐瞒。
他老实告诉了秦柏这几日发生的事,包括他逼问吴少英,逼出了对方对黄清芳的真实心意,又不巧被黄清芳听见的经过。
秦柏早就猜到了几分,如今猜测得到了确认,他惟有叹气:“你这是故意糊弄你娘呢?怎么?怕你娘恼了少英?”
秦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少英难得有一桩好姻缘,他与黄姑娘又相配得很,偏偏因为母亲钻进了牛角尖,忘了他也配得上黄姑娘,只一心为我打算。少英知道母亲的心事,即使自己动心了,也不肯轻易透露出来,生怕让母亲失望。可我怎么忍心叫他舍了本该属于他的良缘?!横竖我是不愁娶不到媳妇的,自然要先紧着他。如今黄家姑娘也看中了他,还说服了家里人上门来提亲,这不是皆大欢喜么?倘若母亲一时转不过弯来,说错了什么话,毁了这桩好姻缘,那就太可惜了。因此……”
秦柏问他:“那你先前说的,已经看中了一位姑娘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哄你母亲的?”
秦平犹豫了一下,才道:“其实并不能算是假的,但没说定的事儿……”事实上是别人对他有意,他却没那意思,根本不曾应承了哪一家。但如今吴少英的婚事要紧,他希望父母不要分心,先替吴少英操办了婚礼再说。至于他,根本不必着急。
秦柏半信半疑地看着他,叹道:“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心里有数就好。不要再让你母亲担心了。”
秦平忙笑道:“父亲放心,儿子晓得的。”
他很顺利地在父亲这里过了关,只是想到吴少英那边还不知怎样了,便打算亲自过去寻师弟探一探,怎么也要确保吴少英别再犯拧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