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称呼赵陌。秦含真跟吴少英不同,她既是自己的孙女,赵陌唤自己一声舅爷爷,孙女自然也就该跟着改称呼了,却要如何叫呢?
倒是赵陌笑得一脸亲切,主动对秦含真说:“表妹的闺名原来叫含真么?抱朴含真,果然是个好名字,怪不得表妹性情如此率真。方才在大门外,多得表妹相救了。”
秦柏见他主动定下了称呼,便对孙女儿微微颌首。秦含真微微涨红了脸,与赵陌对着行了一礼:“见过表哥。”心里却是窘得不行,刚才跟吴少英的那番话,果然都叫赵陌听去了。她说他爹蠢,还说了不止一次,他该不会生气了吧?
不过,她跟赵陌以表兄妹互称,这个关系也未免太远了些,一表三千里啊……
与赵陌见过礼,又轮到温绍阳。他也是个温和性子,脸上的笑就没消失过。虽知道吴少英是个没什么背景的监生,但也依然对他礼敬有加,对秦含真就更是亲切了,十足一个大哥哥模样,还从袖里掏出了一个小荷包,递给秦含真:“给秦妹妹的见面礼,一点小东西,妹妹拿着玩儿吧。”
秦含真一捏那小荷包,就觉得里头是几块硬硬的东西,形状似乎是什么小动物,听声音不象是金属的,倒象是玉石一类。她看向秦柏,见祖父默许了,便笑着收下,又向温绍阳道谢。
见礼完毕,各人坐下说话。秦柏又命虎勇换了一轮新茶,才叫他继续守在门外,不许闲杂人等接近。
然后,秦柏才问起赵陌:“你父亲是几时送你到大同来的?他可有嘱咐过你什么?”
赵陌苦笑道:“母亲亡故后,三七未过,父亲就打算要上京了。只是他不想惊动祖父与祖母,怕祖母有意为难阻拦,因此寻了个出门的借口。他这一走,母亲又去了,王府里剩得几个姬妾,照管我饮食起居还罢了,旁的事却是帮不上忙的。父亲说我留在王府中,待祖父与祖母发现真相,定会迁怒于我,让我即刻起程前来大同,投奔外祖。但我想着母亲亡故不满百日,父亲不在,若连我也走了,那府里也不知还有谁会关心母亲身后祭祀。还有一位弟弟尚在襁褓中,他虽是庶出,却也是我手足,自出生便养在母亲身边,难道我要丢下他一个人承受祖父祖母的怒火?因此我执意留了下来。父亲有些生气,也不理睬我,到了日子,就出了门。”
至于辽王长子上京后,反应过来的辽王与辽王继妃如何惊怒,降罪于赵陌兄弟,他就没有多提了,总归受了不少罪就是。还好辽王长子赵硕在京城行事顺利,得了皇帝的赞许,还有了不错的差事,显然是得了圣眷。哪怕还不知道他能走到哪一步,辽王也不会蠢到在这时候跟儿子结下死仇,便收敛了。
然而,好景不长。去岁入冬后,晋王世子坏事的消息传来,辽王长子上位的可能性似乎又大了一些,可同时也传来了他即将迎娶新人的消息。新继母的娘家十分显赫,在朝中颇有权势,就连辽王也不敢轻易得罪。可这并没有改善赵陌兄弟二人的处境,因为辽王长子送了家书回家,随之同去的还有跟他上京的心腹。正是这位心腹将赵陌亲自送往大同,交到了温老爷的手里。
至于赵陌那位庶出的小弟,倒是与其生母及其他姬妾一同留在了辽王府中,辽王长子赵硕并没有对他做出安排。也许,是因为他只是庶出,生母又是个通房的缘故。
赵陌原还以为,父亲命心腹将自己送到外祖父处,是有心要保护自己的安危。可一次无意中听到三舅与外祖父说话,他才知道,父亲这么做,等于已经是放弃了自己。这是他在向未来的岳家王家表明,赵陌这个嫡长子被他流放了,将来也不会成为他的继承人。
雪上加霜的是,赵陌从三舅的话中得知,当初他母亲的死,其实并不是正常病亡,而是自尽的!
他父亲赵硕身为辽王嫡长子,从小生活在继妃与兄弟们的敌视下,又不受生父辽王看重,迟迟未能得封世子之位。更有甚者,因两个弟弟都渐渐长大,继妃有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