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1252章 原子弹 九 第1253章 原子弹 十(4/5)

而在此战之后,北伐的中国红军兵不血刃地开进了北京和天津——天津日本租借中的驻军在察哈尔大战后匆忙撤离,而驻扎在那里的英法美等国军队,也和驻上海租界的外国军队一起,在中国革命政府的要求下撤退。

    但是顺利取得华北的中国红军并没有继续向东北腹地进军,而是在苏联红军的协助下推进到辽西地区(占据了辽西走廊和热河山区)后宣布和奉系政权停战。而失败的奉系政权也出现了内乱,老帅张作霖(比历史上多活了10年)被暗杀,少帅张学良逃亡北京,奉系将领汤玉麟在奉系余部的拥护下成为东三省之主,继续在日本的庇护下苟延残喘。

    这场并不被西方关注的察哈尔大战,也成为了日本在1941年末放弃大陆扩张政策的主要原因。

    但是到了1944年,看到苏联在德国的打击下节节败退,日本再次捡起了本来已经被放弃的大陆扩张政策。以东条英机为首的陆军制订了冒险的扩张计划,准备出动100多万精锐的“机械化军队”,试图击败苏联红军夺取远东,同时拿下整个中国东北。

    不过让日本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将在远东大陆上遇到的,不仅是德国纳粹的一百多万手下败将(打过纳粹的败兵也不是日本人能对付),而且还有不计其数的中国GC主义战士!

    在1944年之前的十七八年中,虽然中国完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但是这个国家在列强眼中仍然是不起眼的。因为现在是工业化时代,而中国在这方面是非常落后的,所以也就不在大日本帝国的眼睛里面了。

    当然,日本人的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由于当时苏联自己的实力非常有限,不可能像后来的赫鲁晓夫时期一样提供援助。所以直到1942年,中国“解放区”的工业水平仍然非常薄弱,具有指标性的钢铁产量刚刚突破100万吨,不到日本的七分之一,电力也只有区区50亿度,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煤炭产量只有几千万吨。

    不过这也不等于从1928年开始一直到1942年的近15年间,中国没有取得巨大的进步——苏联(GC国际)帮助中国培养出了整整一代人才!在1928年时,全中国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加一块儿只有区区几万人。而到了1942年,单是在校的高等学校学生就多达81.2万!而普通中学的在校学生数量更是突破了1000万人,职业中学的在校学生则超过200万人,而普通小学的在校学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000万人!

    在1939年时参加北伐战争的两三百万的红军战士,全都是受过至少6年GC主义革命教育的一代新人——GC主义革命教育当然是洗脑+军事化,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都是要写血书参加红军去解放全人类的GC主义好战士。至少在思想上,比起日本的昭和武士一点不差。

    而这些GC主义小战士不仅是非常理想的兵源(而且是要多少有多少,按照小学毕业计算,每一届都有1000多万,其中适合当兵的男生起码五六百万),同时也是工业化的劳动力。

    因此从42年起,当美国决定用租借物资、贷款和工程师拉拢中国参加战争的时候,美国人很快就发现中国原来是一个被他们忽视的(这也和中国革命政府采取的闭关政策有关)具有惊人增长潜力的国家。

    只是少量流入的机器和技术(机器的价值不到3亿美元),就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工业大飞跃”。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面,中国的钢铁产量就增加了3倍有余,突破了300万吨,电力增加了1倍达到了100亿度,煤炭则突破了1.5亿吨,石油产量也突破了80万吨(玉门和延长油田都得到了开发)。包括步枪、机枪、火炮等最基本的军工产品的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足够武装起数量超过1000万人的军队。

    而在日本发动远东战争之前,中国的布尔什维克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将至,因此提前进行了总动员,组织起了几百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