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身为剑宫内侍,他们都出自讲书堂。
比如丁三石,很小入宫,七八岁的时候就进入了讲书堂,文武兼修,像他们这样小的宦官,必定会修炼只有去势之人方才能修炼的葵花宝典。这门传至东齐皇室的奇门功法,几经战乱依旧传承了下来,这是因为历代内侍都会视如珍宝地把这门功法传承下去。
只要有皇室存在,就少不了他们这些内侍。
王朝帝国可能灭亡,皇权宝座可以换人,而他们这些内侍却会一直服侍在至尊的身边,哪怕是最伟大的君主,像汉武帝,唐太宗这些君王,身边都离不开他们这些内侍。
来到讲书堂,有着关于宦官历史的介绍。
在这门课上,授课的宦官老师非常自豪地告诉他们这些小宦官,他们并非卑贱之人,历史上,有着许多宦官英雄,他们默默无闻地辅佐君主,干下了一番惊天事业,其中,有为了君主志愿去势的易牙,有着跟随汉武大帝南征北讨的马元丹……
是的,他们在史书上留下的是骂名。
但是,史书是谁写的?
史书是那些可恶的文官们书写的,他们之所以罔顾史实,故意诋毁前辈,无非是因为害怕我们,因为君王有着我们辅助,若是让我们管理天下,那就没有他们的事了!
从小到大,丁三石他们都被注入了这样的思想。
所以,他们这些从讲书堂出来的宦官不仅文武兼修,还拥有其他那些宦官缺少的自信心,哪怕是面对那些朝堂大员,他们也不存在任何自卑之心。他们心里明白,除了没有那个东西,无法传宗接代之外,他们不见得比那些人差,甚至会更加优秀。
宦官也能做一番事业!
朝堂上的那些家伙,哪怕是全部缺席,只要他们讲书堂出身的宦官顶上去,这天下的运转同样能够舒畅,和那些只知道自家家族利益暗自中饱私囊的大官们相比,他们这些无儿无女的家伙对殿下更加忠心,若是由他们执掌朝政,这天下绝不会像现在这般。
当然,丁三石并非妄人,也知道暂时来说这不可行。
但是,人必须有梦想,哪怕是宦官也有着梦想,要不然,和蝼蚁又有何区别!
服侍邯郸君,哪怕是暂时的,丁三石内心其实是不愿意的,他是一个自视极高的人,总觉得自己将会作出一番功绩来,在恩师的安排下,他有进入六部实行,并非做官,而是做一个吏员,安排一个人做吏员,哪怕是在六部,对那些位高权重的宦官也算不了什么。
隐姓埋名在六部实习了一两年之后,丁三石又进入了典狱司。
在典狱司这段时间,他见识了许多,见多了黑暗和阴损,也明白了这世间的残酷,在他看来,这世界之所以会这样,根源全在于那些门阀世家,他们高高在上,私心作祟,眼中只有家族利益,上无君王,下无黎庶,关上门,他们自成一国,就和天王老子一般,对外,他们巧取豪夺,永无休止。
把这些门阀世家铲除,这个世界或许不会变得更好,至少不会更坏。
年前,丁三石的恩师病逝,他也就失去了靠山,同一期的某人一向对他很是嫉妒,在那家伙的推动下,他离开了典狱司,被闲置,一直以来,只能做一些打杂的事情。
这段时间,让他沉淀了下来,思考了许多。
后来,他通过恩师以前的交情,把自家所有的积蓄拱手送上,如此,也就有了这次机会,得以进入剑宫,服侍皇子,是的,只有皇子身份才能得到他们这些内侍宦官的服务,那些门阀子弟或者王公贵族的孩子们,一旦进入剑宫,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去做。
对于那些前辈和同伴,丁三石深深不耻。
就是这些败类,这才连累了他们这些有志之士,待得他掌握大权,一定要清楚这些害群之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