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四九八章 生在唐周时代的幸运(7/10)

苦,“这当如何是好?”

    看着吴宁,“子究先生就没解决的办法吗?”

    经过这么一通折腾,就连与吴宁有仇的武承嗣此时也是深知在财政方面,吴宁的地位无可替代,这种大危之局,也只有穆子究能解。

    “办法.....”

    吴宁犹豫了起来。

    办法是有的,可是.....很难!

    依后世的眼光来看,当然有解决的办法,但是都不成熟。

    而且,吴宁不敢说。

    第一,当然就是纸币。

    纸币可以彻底解决钱荒的问题,但后患无穷。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钱币以后世的标准,其实分为两种:

    一种是,贵金属本位的代金币,例如英镑。

    说简单点,就是代替贵重金属用于流通,本质上还是金属货币。一英镑等于定值的黄金,有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货币,货币价值随黄金价值浮动。

    贵金属本位的纸币,好处不言而寓。那就是,币值稳定,不管国家出现什么样的危机,出现崩盘的可能都很小。

    但缺点也明显,那就是,得有特么那么多的贵金属啊?

    别说大周,华夏王朝历来都是缺少贵金属的。

    所以,这种纸币是行不通的。

    第二种纸币,也就是信用货币。

    就是以国家信用,或者税收为担保,代替贵金属保障纸币的币值。

    南宋、元朝、民国时期,甚至后世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信用货币。

    好处是简单、粗暴,容易运作。

    但缺点也尤为明显,甚至是致命的。

    那就是:有的时候,国家信用很值钱。有的时候,国家信用就是个屁。

    说白了,太平盛世,信用货币是助力,能更好的调控经济,稳定市场。

    可是一到乱世,特么国家都要没了,还讲什么信用?

    为了国家生存,无节制的增发货币,剥削百姓,那信用货币就是催命的毒药。

    尤其是古代,没有任何监管,包括信用体系不成熟,观念跟上不等等原因。

    吴宁要是把它放出来,现在可能是好事儿,万一哪一任皇帝上头了,打这个灭那个钱不够,开始出卖国家信用剥削百姓,那离亡国就不远了。

    后世非洲、南美太多太多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信用崩盘,把百姓当羊毛的灾难了。

    .....

    在原本的计划里,吴宁需要一个机构,也就是西部商行。

    当西部商行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可以起到金融监管的作用,那个时候可以尝试着发行纸币来促进大周经济的发展。

    但是现在,纸币行不通。

    那么除了纸币,还有别的办法吗?

    也有。那就是,找到大型的贵金属矿源,快速填充金属货币的缺口。

    “可是问题是,咱们大周境内没有那么大的金银铜矿啊!”

    纸币的事儿,吴宁也就是在心里想想,压根儿就没提。他怕这帮人眼里冒绿光,不计后果的真把纸币放出来。

    于是,直接说矿源。

    一说到大周境内没有,狄仁杰却是一挑眉头,听吴老九这个意思,大周没有....别的地方有?

    开口道:“哪有?”

    吴宁道:“倒是知道几处,但是,不容易。”

    武承嗣道:“且说来听听!”

    吴宁也不扭捏,“首先是铜矿。据长路镖局所知,南诏国境有一处大铜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