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善的皇帝?还是个动不动就砍人脑袋的皇帝?”
“那......那自然是善一点的好。”
“这不就对了?”朱二道,“陛下以德报怨,珍惜人命。这对咱们来说,那是好事,明白吗?”
那人一想,也对哈,登时乐道:“你这么说,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周遭看客也是附和点头,朱二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谁不想要一个仁慈宽厚的一点的皇帝呢?
况且,开疆拓土,也确实听着提气。
......
————————————
“怎么就没闹起来呢?”
老百姓那里顺气了,可是武承嗣他们却是恰恰相反。
武承嗣、李贤和武三思三人,现在头疼的很。
“怎么就没闹起来呢?”
武承嗣更是摔了茶碗:“这帮子迂腐之民,简直不可救药!!”
“皇兄莫急嘛!”
李贤倒是稳得住,劝慰道:“只能说明,咱们行事还是太过仓促,高估了这些百姓。”
武三思则道:“那现在怎么办?可有补救之法?”
“好办!”李贤一咬牙。
“如今的局面,说到底,还是此事与百姓无关。等到时与他们有关了,当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吧?”
武三思、武承嗣眼前一亮,急问道:“如何有关?”
李贤一笑,“咱们给他加点料!!”
......
打武则天欲行拓边战略的消息传开来不久,又有一则八卦悄然在民间传开。
那就是:
拓边开荒的,可不只是世家,陛下欲从中原移居百姓与世家同去,以便更快地打开局面。
“......”
“......”
这下,百姓们可是慌了。
其实想想也是,世家子弟说是有十数万之众,可是到底还是人少,肯定得带劳力前去啊!
可是,带谁啊?谁愿意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啊?
正如李贤所想,这可是一下就切中了百姓的疼点。
风口急转直下,反对之声渐起。
对此,武则天幸好早早察觉,急令门下省颁布诏令,昭告天下:
迁徙普通农户随世家拓边不假,但是朝廷绝不会强迁百姓。
随迁者必属自愿,且以无产佃农、仆户为主,绝不牵连平民。
而且,对愿意拓边的,朝廷也有诸多扶持之策。
比如:
佃户若肯去的话,首先一应旅费开销皆由朝廷负担。到了地方,朝廷无偿送三亩良田入籍。
之后,凡户主自行开垦之地,一半归朝廷,一半归自己,且免三年税赋。
而奴户、役仆若能自行赎身者,只要是汉户,朝廷一概许以良籍,待遇与佃户同。
当然了,若有产的良民之家也想为国拓边,朝廷予以的优惠更加的丰厚。
首先,中原的地产可置换边地,以一换十,免五年田赋。
此旨一下,立时平息了民争。
百姓们也终于明白,原来是自愿的,不是强迁啊!
可是问题来了,还是没人愿意去啊!
......
从这道旨意上来看,无论良民、佃户、还是奴仆,都可以自愿去三地奔一个前程。
而且,待遇极其优渥。
说白了,只要你肯干,能吃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