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2/3)

r>
    “那陛下最近是否可以……少见一些人?”蔡兴海又提出建议。

    “你担心刺客混在里面?”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这个马穆本是江湖术士,一年前混入国相府中为吏……”韩孺子心中一动,一年前他还不是皇帝,马穆化名为吏是为了什么?嘴上继续道:“正说明朝廷官吏之可信,云梦泽收买不成,只能派人混入。”

    蔡兴海无话可说,看向王赫,王赫上前道:“官吏可信,官吏身边的人却未必,希望陛下给我们一点时间,将进府者的身边人调查一遍,如无问题,陛下再见不迟,我们也减轻一点负担。”

    蔡兴海连连点头。

    韩孺子想了一会,“好吧,先给你们三天时间,朕给你们一个名单,先调查经常进府的几个人,其他人慢慢再说。”

    韩孺子先将经常进府甚至就住在府内的几名勋贵子弟与读书人的名字写下,交给蔡兴海。

    蔡兴海与王赫告退,到了外面,蔡兴海看了一眼名单,说:“先从谁开始?”

    王赫道:“先从你我二人开始。”

    蔡兴海一愣,随后明白过来,笑道:“好,你调查我,我调查你,然后是咱们的手下,接下来是东海王和崔腾,再后是这些人。”他晃晃手中的纸。

    “尤其是我手下的人,请蔡将军仔细调查。”王赫叮嘱道。

    蔡兴海这回没有再觉意外,他知道王赫所谓的“手下人”是指谁,王赫身为侍卫头目,不好亲自调查,因此要借助外人。

    “希望咱们的判断都是错的。”蔡兴海道,拱手告辞。

    审问不会太快,韩孺子回到卧房,淑妃邓芸已经入睡,发出轻微的鼾声,她倒是什么都不在乎,只想生个儿子,为邓家东山再起奠定基础。

    韩孺子躺下,对刺客并不是特别在意,还在想赵若素的那番话:用朝廷的规矩改造朝廷,虽然费时费力,却最为稳当。道理他明白,却还不清楚具体该如何着手,想到自己曾向孟娥夸下海口说已经掌握帝王之术,他不禁有点脸红。

    次日上午,韩孺子在勤政殿给宰相等人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尽快制定一套针对匈奴的整体战略。

    与匈奴相比,云梦泽和东海群盗只是小患,迄今为止,皇帝只是派出大将守卫边疆,希望等大楚恢复一定实力之后,能与匈奴人一战,还没有更细致的计划,甚至没有开始商议此事。

    皇帝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大臣,宰相申明志等人都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欣慰,这毕竟意味着信任。

    依照惯例,朝廷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不是探讨问题本身,而是先找最适合探讨这一问题的人选,大将军崔宏回京之后一直在家休养,这时候顺理成章要被请回勤政殿参与议事,接下来是一整套程序,发布圣旨、收集奏疏、排序择优等等文书工作,够整个朝廷忙上几个月。

    韩孺子同时邀请一位议政大臣前往倦侯府,这样一来,皇帝有什么决定可以马上传到勤政殿,而不是第二天再议。

    这更是一项殊荣,宰相申明志不敢独揽,建议由议政大臣轮流前往倦侯府,每人十天,宰相本人去不了,他提出的第一人是吏部尚书冯举。

    事情就这么定了,皇帝向大臣做出一点妥协,就像是第一次拿到新刀剑的人,韩孺子要试着挥舞两下,试试重量,然后再练套路,最后才能得心应手、持刃杀敌。

    中午回到倦侯府,书桌上已经摆放着金纯忠的审问卷宗。

    韩孺子边吃饭边看,颇觉意外,金纯忠提问严谨、记录详实,颇有老吏风范,他有这种本事,之前竟然一直没有显露出来。

    马穆初时很强硬,卷宗里虽然省略,韩孺子还是能看出来,这位算卦先生说了不少骂人话,但是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