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章 入学(下)(2/2)
朝着他还了一礼,道:“魏王殿下多礼了,张毅却实未学过孔孟之道,如果日后有所疑问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看着两人谦恭有礼,李纲顿时便老怀大慰,满意的点了点头,才对众人道:“刚才为师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们身在宫中或许不知,不过太子应该知晓,比起你们读圣贤书,老夫倒是觉得他的学问更加有用!”说着,李纲就看向了李承乾,道:“太子,今天你就给他们介绍一下泾阳县伯到底做了哪些东西,能得到老夫的赞许!”
“是,老师!”李承乾缓缓起身,恭敬的朝李纲施乐一礼之后,当下道:“张毅,贞观元年七月,于岭南造网笼以渔,此物只需放入海中等待半日便可打捞,或鱼颇丰,从而以此制作鱼干,现如今我长安的鱼干便是由岭南而来!只此一物,便惠及整个岭南!
贞观元年八月,张毅试以海水为原料,创造出过滤制盐法.....
贞观二年三月,张毅以铜环穿牛鼻之法.....
贞观二年五月,张毅献鸡鸭食蝗之法,篝火捕杀蝗虫之法.....协孙思邈以及太医院众太医制农药.....“
一桩桩,一件件,除了张毅特地隐藏以及军粮之外,李承乾几乎将张毅自从穿越到大唐所做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现场顿时一片沉默!
就连先前笑的最欢的李泰也是对张毅肃然起敬起来。
这里面每一件事情,可说都是利国利民,而且每一个法子如果没有一定的学识那根本就是想不出来的。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这些都只不过是侥幸,可是侥幸有那么多吗?
一件事是侥幸,两件,三件,四件呢?
李承乾不那么认为,李泰也不这么认为,李纲还是不那么认为!
他们几乎都可以肯定,张毅一定身怀学识,只不过他所会的学识不是孔孟之道罢了!
“好!”李纲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张毅学的是杂学,并非孔孟之道,不过也是学问!天下学问博而精神,不过一切都有脉络相联,而殊途同归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学问之道,需敏而好学,学而认知,知而用之,才方为为学之道!”
短短的几句话,李纲便总结出了学习的精髓。
如果说先前的李纲在张毅的印象里只是一个老学究,那么现在就绝对是一个真正的大儒,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已经到了将学问融入到生活当中的牛人。
对于这种人,就只有一个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