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后能忍住在一片区域里繁衍,那叫原生动物而不是虫群。
抵抗虫群的情况下挖矿,要么被虫群灭掉,要么基地会扩张的更完善。对于肥虫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假如基地被本地虫群灭了,只怕在冲出大气层前会少一大截经验;假如基地扩张,星际时代他一个低级虫子带着的虫群想攻破规模达到某程度的人类基地,可不是容易的事。
以现有的扩张速度,万一所有地方的本地虫子密度都差不多,打到人类基地恐怕要两年时间,他必须想个办法更快的将势力触及基地那边。
肥虫的虫群只遵从一个意念,绝对量无法与本地虫群相比可是局部优势却很明显,从地下打条通道越过虫群似乎是个好办法。反正本地虫子零零碎碎,什么时候打都差不多,而且走地下万一发现大把没被本地虫子染指的精华,就不需要依靠吞噬其他虫子获取精华,可能几天时间能爆出海量虫潮一路碾过去。
不过在那之前,他起码得弄清人类所处的方向。
怎样才能最快获得至少一万公里半径的情况?
当然只有拥有超长续航力的空中部队。
之后肥虫就在忙空军的事。
异虫是宇宙旅行生物,受限于各星球大气环境差异极大,流体动力情况更是天差地别,异虫的空中部队基本都要依靠在目标地进化,不会在太空旅游载体上储存信息。肥虫的虫群也是一样,还好他本身是有个体思想的,可以自行设计。
传说人类的发源地在人类出现前,有叫翼手龙的生物,它们中最强大的能不落地进食横越半个地球,恰好肥虫在科技展见过翼手龙的复原模型。异虫的躯体强度远胜过自然进化的原生生物,但是既然原生生物能做到那种程度,翼手龙的动力结构配合其体型大小肯定非常节省能量,而能量,对此事还没有获取足够精华的肥虫是需要精打细算的。
突变过程中,还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肥虫——记忆力。
他与虫子们的精神感应范围是有限的,大侦察虫要离开该范围,还要能拿回有用情报,就必须有自己的记忆力。要突变出记忆力是很简单的,可是记忆力意味着个体思维也会随之缓慢成型。也许以后他会需要有个体思维的帮手统治庞大的虫群,可现在还早了点。
又要侦察又不能有记忆实在是太难办,肥虫最后还是妥协了,只要确保生命周期在可控范围就好。
前几天是最新一代大侦察虫的侦察测试,它的前代已经能飞到数百公里外的虫群联系界限,今天的大侦察虫将第一次飞出该范围,用它更发达的大脑为虫群做贡献。
代谢太快让大侦察虫暂时还没办法飞太远,但是几个小时后,它仍然带回来好消息。
原来本地虫群是非常依赖水源的类型,而肥虫所在的地点正好在一片水网密布区,导致那么长时间下来,竟然没发现距离水源一定距离后虫群数量会大幅度减少,只会剩下少量战斗和侦察型虫子。
比他预想的情况不知好多少倍,现在只需弄清人类基地的方向,在地下边挖边利用本地虫子弄出的坑道前进几百公里,就能回地面上迁移。一万公里对地面迁移的虫子也顶多是半个月的事,到那边再找个虫子多的地方一边练级一边慢慢跟人类玩。
得到有用消息的大侦察虫留在虫群里繁衍了两天,将快速代谢稍微退化,让寿命达到起码可以飞一个来回共两万公里。
昨天带回来的消息已经明确了人类基地的方位,肥虫不再多考虑,直接命令所有虫子退回他所在的坑洞,开始往东北方向挖掘,自己也从非移动状态脱离跟着移动。
说起肥虫此时的本体,简直不堪入目,整体就像个没有眼睛和嘴的纯黑色八爪鱼,还是脑袋大触手短的类型。平时黑八爪鱼就留在一片类似蛛网的物体上,借着它扩大自己的精神指令作用范围并获取精华以外的成长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