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寿命非航行需求,并为主引擎分摊少量武器系统压力。
一艘重型护卫舰都才两三万星币,分到副引擎最多要个五六百星币,一颗精华卖上八千星币有人要?
账不是这么算的,未来的精华型副引擎一万星币加上点周边,就是六十年的全寿命费用,甚至因为整体能源的充足,可以使用功率稍低但技术更为成熟安全的主引擎。而一台重型护卫舰的常规副引擎,在六十年周期中无需战斗,有半数时间在航行,就要消费五千星币以上的副引擎专用燃料,还需要两到四个人员费用,船员六十年至少要签署十二次合约,哪怕最普通的船员签约金加薪水同样会超过三千星币。
其实未来大战虫精华的使用,轻型巡星舰才是最受伤的,现有轻型巡星舰有搭载聚变系统的也略嫌功率不足,重型护卫舰随着技术发展也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巡防与战斗任务,轻型巡星舰就有些定位高不成低不就的,等精华工业化使用,说不定就会取消掉这个级别或是单纯作为载机舰使用。
反正此刻雇佣军确确实实因为精华越来越高的估值激动起来。
潘文与BU计划随反活体武器正式版原型一起进入舰队的研究人员做过短暂的商讨,公布了精华分配方式:所有精华经过研究人员检定,会拿出至少一半转交各雇佣军参与方。
若是一般值钱玩意,可能根本没人管潘文说什么,直接就上去抢了。不过反活体武器实验上回测试的问题精华中包含的隐患已经被BU计划中心公布,比如不洁精华会成为感染源、环境合适可能再生为虫子等,所以现在大家还是比较认可由BU机构进行检测的说法。
至于将被截下的半数,也不是潘文的,前次的问题精华约占比四成,若没有改善,潘文一毛都拿不到,BU计划部门还需要正常精华进行各种实验。当然眼前成片出现精华的状况,已经不再是当时纯粹“碰运气”的状态,纯净精华比例应该更高才对。
回到现场,以一类侦察舰自毁为节点,战斗前后持续了足有三小时以上,才算撑过虫群源源不断的包围。
三个小时的全向满负荷战斗,在太空战中已经属于超负荷,不止是老式战舰,哪怕能源供应更充分的新型战舰,也已经到极限,表现就是武器命中率下降、冷却时间增加,护盾充能减慢等等。
不过总算在整个舰队战斗效能、战损比攀升到临界点前,解决掉了K5的难题。
战斗到这里还没结束,但随后的虫群也没有连续度与足够的强度,舰队已经不需要满负荷运转可以交替休息——主要是让机器休息,收拾战场、整理数据也开始执行,为后续的决策做准备。
统计很快送到指挥官处。
杂牌军舰队战损12%,人员损失4%,机甲战机部队战损44%,使徒战机损失28%。联军舰队战损17%,人员损失6%,机甲、战机损失21%。
杂牌军的损失率明显低于联军,让联军的人差点惊掉下巴,不过在杂牌军中,除了阿尼克人有些惊讶外,没人觉得意外。
其实杂牌军的损失更小是个必然结果,不止是杂牌军里有唯一能随意离开K11的旗舰阶指挥官,更多的是参与到行动中的玩家到这个阶段已经比NPC中阶军官有细微优势了,加上更优秀的主观能动性、缺乏恐惧的战斗意志,在大规模正面战场上会产生更显著的差距。
本次战斗中,战损最大的机甲部队无疑是立了大功的,不止是在第一波攻击中避免舰队四面受敌,在后面的持续作战中,机甲战机部队也多次完成救援和突破任务。同时也产生了超限机甲入役以来的最大损失,单以超限机甲部队计算,战损比超过40%,几乎把队伍腰斩。
即使队长柏妮斯不在战损之列,潘文有些心疼这些优秀的战士们,第一时间就让副舰长娜杰日达亲自下去安抚队员情绪,说不定接下来就还需要用到她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