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舰队里有采用传统外部甬道构件跳跃式的后勤船没有全部汰换,实际立刻就能完成跳跃并与一类侦察舰的工作对接开始情报准备工作。
而此刻的东线,已经一片混乱。
肉眼可见的满太空里随时出现的亮光还好,具备主场优势、射程优势的东线部队不至于瞬间就跨,或许战斗继续下去,随着损失增加存在崩盘的风险,可是现在需要关心的,是随着虫群冲突范围增加,东线控制的机构内部出了点问题。
暴_动,变异!
开战三十分钟不到,已经有三个难民收容所,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暴_动,依据流出的监视画面,里面居然出现了虫子!
这种状况,也从侧面反映出虫群经过对峙阶段的持续发展,对非军事设施的侵蚀力,已经远高于之前的预估。
本次执行侵蚀任务的,是一种全新的虫子,考虑到它是由幻影虫进化而来,暂且称之为幻影渗透虫。
幻影渗透虫取消了攻击器官,无需负责太空攻击的它,外部诸如散热、电浆束缚器官都没有,却多了条尾巴,可以说在外形方面与幻影虫已经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唯一相同的就是仍然保留了超能力型的突发变速能力。
幻影渗透虫的工作很单一——找到目标,扑过去,用尾巴扎入目标外壳。
它所有的渗透能力,都来自同一条尾巴,这条尾巴集中了几位魔王的衍生力量。
太空虫群虽然很厉害,但甲壳的强度并没有很离谱,毕竟面对高能武器作战,需要的是复合型的缓冲、散热甚至折/反射能力,这种情况下虫群也不需要强调外壳强度。
幻影渗透虫的尾巴最末端是结构非常复杂的合金结构,从微观层就是面向六个方向的低周波锯齿,几乎能贯穿任何类型涂料。
……是涂料,不是装甲本身,太空时代的防碰撞涂料是个很大的类别,它们是面对不可拦截的微型天体的第一层保护,凭借人力小刀小钻的根本不能造成任何破损。
此外,渗透虫用于配合突破的还有生物手段,尾尖完成固定后,会为接触点增温,释放强腐蚀物,同时还会对强腐蚀物接触区喷纯氧。通过复合方式,会连尾巴尖端的金属结构和目标表层装甲一起瓦解。
接下来就是渗透第二阶段,建设入侵巢。
魔王们与人类的僵持不止是蓄积力量,也从未停止过情报的搜集与利用。
人类太空设施的涂料、最外层装甲下面是什么?往往是隔离区和缓冲区,其中的区别在于隔离区是惰性气体,缓冲区为液体填充。这里距离设施的内部,还有一层强度很高的结构体。
渗透虫第二阶段的工作就是在隔离区建造生物壁,产下卵囊,注射专为此项所囤积的营养液,然后就没它的事儿了。
后面的事儿就是小虫子们的活了,释放三号寄生虫所需的二型空气触酶自然也是其中一项。
其实从某位魔王从左翼带来的技术,渗透虫也获得了潜行能力。
可惜的是它们在单独行动时,因体型关系无法搭载更复杂的能力组合,很难在二十万公里以上的距离捕捉到战舰动向。而动用速度切换时,自身产生的热量会使潜行短暂失效,很难避开拦截系统完成对运动作战中的战舰接触动作。
整体来看,只是初次少量投入行动的渗透虫,还很难对战舰部队造成实质威胁,可若魔王们因为渗透虫对后方体系的破坏形成了其他想法,说不定就会让防线构建成本再次增加。
回到东线的战斗。
虫子的突袭表现出要直接把东线体系整个碾坏的气势,让乱糟糟的东线指挥部不得不放弃一直以来想要保持实力与西线联军分庭抗礼的幻想,拿出所有可用的储备物资、武器跟虫子拼了。
在这种背景下,本次东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