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五十九章 又偷了矿(2/3)

r>    坏的方面则是玩家的集团化越发严重了,玩家是一种很需要自由选择的生物,只有集团化才能约束他们到处放火的冲动,死亡之海开战这么长时间外面的航线还能维持稳定,说明大规模玩家集团在整个群体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散人已经没有话语权了。

    由于大银河时代的规则不太注重个人能力,集团化是不可避免的结果,这会让他们变得更难对付,但向另一个方向想,也许这样的他们才能在对付纪元BOSS时发挥的更好吧。

    看过MR242,潘文临时改变主意,舰队掉头杀回了MR241!

    自上回被雇佣军赶跑,潘文的舰队已经有小半年没回来MR241了,再次进入透着暗黄色光线的星尘地带,已是物是人非。

    潘文趁着雇佣军的大佬们在死亡之海折腾,趁机杀回MR241,一是为确认星基的情况,另外则是弄点零钱。

    据赛格伊斯自己报导,星基还在,潘文希望这能是真的,毕竟MR241多混乱一天,MR251的D21开发公司就多一天时间发育,如果因为货币供求关系变化导致利润大幅缩水,那就太坑人了。

    完成跳跃的第一件事就是释放超限机甲队和11号侦察机,用几分钟的时间将半径两百万公里内的情况弄清楚。

    侦察和扫描结果显示现在跳跃圈里非常冷清,这也是必然的,毕竟MR241实际已经处在帝国和联邦控制下,不再是那个自由开采的世界。简单侦察了下情况,为了防止有侦察器仍在工作中,潘文的舰队没有试图留在原地寻找矿产,直接离开黄道面进入迷雾区中,开始了下一波扫描。

    可惜超空间信息系统在星尘中的效率不怎么样,中范围的扫描并没有找到星基。貌似没什么希望,不过潘文还是保持乐观的,如果抛开拟真世界不谈,单以玩家和NPC的角度看,玩家是需要东西练级的,赛格伊斯那边的混战场面还没打开,真正能参与到战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海盗在MR241的存在仍然有一定必要性。

    不管星基还在不在,既然没找到,潘文也只能改为短期打算,利用扫描能力定位,从迷雾区靠近内圈,然后以超限机甲部队和舰载炮艇、战机等小不点,带着探矿机下去探矿。

    为了节省时间,选择和开采机制也大幅变动,凡是发现了星晶反应且石头直径在五十米以上九十米以内的,直接让海港号展开“吃掉”。九十米以内的直径是海港号舰载设备能直接在非展开状态在机库内“翻边”的,而且能同时收纳六颗,一颗九十米直径的石头全重约七十二万吨,重量在解除机库重力模拟后不成问题,矿机直接在机库人员、设备的支持下工作效率飞快,基本只要管提炼的事情。

    虽然工作内容异常怪异,但海港号的老学员带着新学员们做的很好,开工后的星晶矿石产能平均24小时接近两百吨,换算成银行回收价,几乎是每天一千星币的收入!

    效率和前面控制三个矿点比都几乎翻倍,但这种开采方式很明显不是一般舰队能用且敢用的。没有超空间信息综合系统的功能就无法保证大型船坞舰展开时的安全性,哪怕是实际控制MR241的帝国和联邦舰队,还需要互相提防呢。没有足够多且忠诚的人手,就无法长时间保持高效率采集,这个重担只有现在有两批学员的海港号才能做到,正常舰船位置这个规模的人员,全寿命期费用能把人吓死。

    潘文的舰队并不贪多,一般是战机、机甲部队在同一区域找到三到五颗合适的石头,黄金号反复确认有侦察空隙,让海港号下去吃掉石头后立刻回到迷雾区大范围转移,矿的炼制和废弃物丢弃就在转移中逐渐完成了。

    挖矿活动进行了几天,超限机甲队的球型侦察机在侦察时捕捉到有趣的事情,六艘涂装分属于帝国和联邦的巡逻舰在同一颗小行星的两侧挖矿!

    普通雇佣军资金链几近断裂的状态在这个画面中体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