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前面的通知说明仅有两艘船出来,而且还平安航行几个小时,意味着根本不是敌对势力的袭击,这会儿竟然跑来E7不是登陆作战,而让陆战队员们上战机。
“管它niang的,出去就知道了。”某些神经较为大条的队员更看得开。
菲奥莲舰队中配载的战机是普及度很高的“流星”D型战机,它体量很小,满载吨位仅八十吨,跟强力战机没得比,它受市场欢迎的是在相同价位的普通战机中,“流星”D型拥有最高的驾驶员生存率——意思是除了生存率其他的都不要和别的机型比就好。
火力、侦察能力都很一般的状态下,王小明却不觉得“流星”D有多差,身为驾驶专家,他明白战机在重量级的太空战斗中多数并不是用于战斗,纯粹是恶心一下别人或逼迫对方也使用战机。在这种作战中,“流星”D体型小,驾驶员保护手段多的优势就很容易得到贯彻,无需时时刻刻担心自己下一秒就挂掉,实际作战水平也能更完整的得以体现。
可是,王小明的一切自信当看到驾驶舱中的作战提示时都灰飞烟灭了。
“E7低轨道区出现不明生物攻击我方布置的微型防卫机,根据该区防卫机最后发出的情报判断,该生物使用高能电浆为武器,本身对激光武器具有相当抗性。战机部队作战任务:一,尽可能搜集防卫机残骸(防卫机移动轨道已标记);二,出现异常时在最短时间内辅助本舰锁定目标;三,有可能时以小队围剿方式,尽量获取目标样本。”
“小明!是虫子啊,哥没在太空里打过虫子,怎么办?”
王小明听到队友的声音,回过神苦笑着回答:“我也没在太空里打过虫子,虫子能在微型防卫机获得足够资料前干掉它们,我们至少要把它们当成战机对付。”
空战时,王小明就是海妖号机队的副队长,再无奈也得给出个基本行动策略才行。
在人类与虫子的战斗历史中,虫子一直以来都处于外太空劣势,所以也没什么史料记载虫子的空中部队怎样,一般以“某某舰队遭遇多少虫子,剿灭之”一笔带过,多的会说一下经过了多长时间战斗。这样的记录让后来人都无从获得多少有效信息,另外由于人类也很久没接触过过度进化的虫群,与虫子有过太空实战的人也基本找不到了。
“……只能这样了,各位注意,机库马上解除重力控制,准备出发。”
半分钟后,十多架小战机从海妖号护卫舰的肚里自钻出来,冲向E7低轨道区。
低轨道区属于战舰的战斗死角,这主要是为避免来自地面的打击,人类社会中的地面对轨道炮是相当离谱的武器,因为有大地作为载体,它们的尺寸、设备复杂度都远远高过太空武器,即使攻击穿透大气层仍然能给战舰留下惊喜。对虫子也一样,地面或水中的虫子在针对人类产生进化时,经常会出现能打到低轨道的攻击方式。
基于上面的原因,战机们在低轨道除了能获得来自同步轨道(同步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低轨道20到40倍)的信息支援,第一时间全得靠自己了,在面对虫子时,后方的信息支援能产生多少作用谁都不知道。
“这里是人鱼号机队,海妖号机队收到没?”
“信号很清楚。”
“我们去南半球巡逻轨道,你们去北……F*CK!”人鱼号机队的通讯人突然发出怒吼。
“人鱼号机队,你们发生什么事了?”
“我们正遭到……轰……兹兹。”
……完了。
“我们过去。”队长发出指示。
低轨道的高度不过是距离地面一两千公里的范围,虽然这里还有不少气体分子,对最高速度有所影响,战机仍然能在几十秒间穿透小半个星球。这段时间里,位于同步轨道的两艘护卫舰副炮连续开火数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