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一一采购,也是麻烦得紧。不过,对于智利地区来说,有一家成规模、上档次的造船厂,这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在当地还有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的时候,不是么?
参观完了太平洋造船厂后,茅德胜没有过多耽搁,第二天便搭乘一艘南铁公司的捕鲸船北上去了毛林港——中途在庆丰县的种子培育中心视察了一下对马铃薯良种的培育(当地的马铃薯基因资源十分丰富,毕竟是这个星球上马铃薯最初的发源地)——并于1665年9月15日下午抵达了毛林港这座著名的东南太平洋贸易港市。
毛林港这些年来的发展不能说坏,但确实也谈不上多好,且渐渐有了停滞的迹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南铁公司业务增幅放缓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他港口的开埠,使得毛林城失去了它赖以发家的垄断贸易地位,因此渐渐衰落也就实属正常了。而这座兴建于蛮荒之地的前走私贸易城市一旦衰落,那么这里的人气流失也是相当之快速的,君不见,大批西班牙及梅斯蒂索商人收拾行李返回瓦尔帕莱索、利马、基多等地继续经商后,这里的殖民者数量在数年内锐减了六七成,让人惊愕无比。
不过西班牙和梅斯蒂索人减少了,但东岸人的数量可一点都没减少。比如原本就被大量非法越境垦殖的东岸人盘踞的毛林港,在大量西班牙人离开后,他们留下的空白迅速被东岸人所填补,一群群的二代国民、淮安府移民及立窝尼亚人涌入这边,开荒、伐木、捕鱼的同时,也将南铁公司的触角不断向附近地区延伸——
根据南铁公司最新的资料显示,最近数年来,东岸移民在附近又形成了多个定居点,分别是位于后世卡尔布科港附近的芦台乡、位于后世科查莫小镇附近的北条乡、位于后世里奥内格罗(RioNegro)小镇附近的安陵乡、位于后世山里拉米雷斯港附近的枣强乡,以及一个自发地向内陆地区拓荒形成的定居点弓高乡——位于后世LosMuermos小镇附近。
这五个新设定居点都是这些年来,南铁公司组织移民在西班牙殖民者眼皮子底下一步步拓展出来的新领地(除枣强乡外都位于西班牙王国领土范围内)。西班牙人也一度想管管东岸人肆无忌惮的越界垦殖行为,不过在南铁公司及其背后的华夏东岸共和国政府的不断努力下,这些越界垦殖行为依然顽强地进行了下去,并看起来在与西班牙人的移民竞赛中获得了完胜——在智利中南部地区,西班牙及梅斯蒂索人的人口数量是毫无疑问的负增长,而东岸人则是正增长,高下立判。
平心而论,智利南部地区虽然气候偏潮湿、阴冷(这从广布的针叶林就能看出来,智利南部有地球上极少见的温带针叶林),降水较多,和北半球的英伦诸岛有些类似,但其土壤的肥沃程度着实是不低的。这大概得益于智利境内密密麻麻的火山群吧,火山历年喷发给智利中南部地区的土壤带来了充足的营养物质,种下的作物产量极高,因此虽然这里一年四季都较为潮湿、阴冷,但就南铁公司这些年来的调查所见,小麦、黑麦、大麦、土豆、红薯、苜蓿、萝卜等农作物的产量也是相当不低的,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农业地区了。
而且这还是智利阴冷潮湿的南部了,如果是在阳光明媚的中部谷地——比如圣地亚哥、奇廉、特木科一线——肥沃的土壤、优美的环境以及蜿蜒曲折的河流,一切的一切,都给农业生产与开发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后世这里也确实是智利著名的谷物、水果、葡萄酒和牲畜的主产区,相当有名。可惜西班牙人从没把握好这么肥沃的土地,他们除了在意智利境内几个小型的银矿之外,其他一切都觉得无足轻重。但东岸人都是农民,不是矿工,他们更在意能给大家带来谷物、水果和肉食的农业区,因此可以想见的是,未来东岸移民一步步从智利南部向北蚕食,也是应有之意了,谁让你西班牙王国在这么广阔的土地上压根就没几个人呢?天下土地,本来就是“有德者”居之嘛,这也是东岸人一贯秉持的理念。
可以想见的是,未来华夏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