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无的解析下,林一生这才开始对这个修真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原来这个修真世界的修行者,也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道君座下的弟子,多被称为道人,因为或多或少得到了道君的指点,甚至掌握某条“道”所以能够快速积累道行,成就道业,可以说得上前途一片光明。
第二种则是普通的修士,又多被称作散修,无门无派,一身法力道术,全靠自己参悟而得。但神通不及天数,吐纳再多灵气,掌握再多的法术,也比不上得道的道人。
道行高深的道人,甚至只用心念,就可以调动天地之力,诛杀某个未曾得道的散修。两者对天道和法则的领悟和掌控程度,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差距太大了。
原本林一生还有些自鸣得意,对修真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灵气、道法、道术和剑法等表象之上,这时经过法无的悉心指点,才明白道行和道的重要性。
林一生何等聪慧,这时既然弄明白了:“所以说,修行的目的,其实不是道法、道术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积累道行,以玄心道为引,参悟出属于自己的道。”
对比于天元大世界,在这个修真世界里,道法就相当于功法,是修炼一途中的基础。而道术和剑法等,则类似于一种对道法的使用技巧。
而修真世界里,最重要的并非功法和这些技巧,而是要“得道”。
道君掌握大道,大道之下,又有三千中道小道。每一条“道”都是一条获得力量的坦途,只有通过这条坦途,你才能更容易“得道”。
而所谓道行,就是修士对道的感悟理解,以及这条道本身的潜力价值。
想通了这个关键点,林一生也恍然大悟,立即就举一反三:“难怪三千年来,父亲和诸位长老都如此热衷于扩大宗门的规模,招收更多的弟子入门,恐怕是为了更快的积累道行吧。”
法无微笑着点头,显然林一生能够看明白这一点而感到非常欣慰,他说道:“没错,事实就是如此,其实不止是我们,各大宗门都是这样,通过在在凡人国度中设立大量道观,来行这布道之事。”
只要足够多的人修行和参悟,甚至不断解读和补充,积累完善到一定程度,小道变成中道,甚至晋升为大道。
昔日道君,不也是起于微末,以一介凡人的身份登顶巅峰?
哪个道人不是希望通过一步一步传道授业,以无尽星河为道场,积累道行,最终证得道果,立于诸天之上!?
林一生现在是玄心道的人,他此身的生父玄心真人所掌握的大道之基,迟早会传到他的手里,这就意味着宗门上下利益和他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因此如何维持甚至壮大玄心道,就成为当务之急了。
离开玄心殿后,林一生回到自己所住的养心殿。
雷劫之后,这里已经重新修缮过一次,恢复过去那种优雅精致的格局。
安坐于静室中,林一生正在思考白天时法无所说的话:“这个修真世界的力量体系,还真是有些玄妙,和天元大世界有着极大的不同。若不是得法无师叔开导,我恐怕要走许多弯路,甚至误入歧途也说不定。”
以前的星辰子,就是误入歧途,结果八百年来碌碌无为,甚至最后死于天劫之下,被林一生夺舍肉身。
“看来以后不能单纯依靠吐纳灵气来增进修为了,在这个修真世界里,唯有道行才是衡量实力的标准。而要积累道行,最快的速度莫过于去凡人的国度中开坛讲法,布道于众。”
第二天,林一生就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和师弟韩尚子说了,哪晓得却得知布道这种事,也没有他想象得那么简单。
只见韩尚子一脸苦笑的表情:“二师兄,别说是启灵星了,我们玄心宗治下,共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