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张松在驿馆候了三日,方得通姓名。左右近侍先要贿赂,却才引入,因而先就记恨吕布怠慢。
入得温侯府邸,吕布坐于堂上,见张松以礼拜毕,便就问说道:“汝主刘璋连年不进贡,何也?”
张松说道:“为路途艰难,贼寇窃发,不能通进。”
吕布叱说道:“吾扫清中原,有何盗贼?”
松说道:“南有孙策,北有张鲁,,至少者亦带甲十余万,岂得为太平耶?”
吕布先见张松人物猥琐,面上已经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左右责张松说道:“汝为使命,何不知礼,一味冲撞?幸得主公看汝远来之面,不见罪责。汝可急急回去!”
张松笑说道:“吾川中无诌佞之人也。”
忽然阶下一人大喝说道:“汝川中不会谄佞,吾中原岂有谄佞者乎?”
松观其人,单眉细眼,貌白神清,便就问道:“足下如何称呼?”
“在下杨修。。。”杨修,乃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字德祖,现为吕布门下掌库主簿。此人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也是个名人。
张松知修是个舌辩之士,心中本就因为吕布怠慢而有些不满,见其到来,便就有心难之。
而杨修亦自恃其才,小觑天下之士,当时见张松言语讥讽,遂邀出外面书院中,分宾主而坐,谓松说道:“蜀道崎岖,远来劳苦。”
张松说道:“奉主之命,虽赴汤蹈火,弗敢辞也。”
杨修道:“蜀中风土何如?”
张松道:“蜀为西郡,古号益州。路有锦江之险,地连剑阁之雄。回还二百八程,纵横三万余里。鸡鸣犬吠相闻,市井闾阎不断。田肥地茂,岁无水旱之忧;国富民丰,时有管弦之乐。所产之物,阜如山积。天下莫可及也!”
杨修又问道:“蜀中人物如何?”
张松答道:“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医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隐。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不可胜记,岂能尽数!”
杨修又问道:“方今刘季玉手下,如公者还有几人?”
松说道:“文武全才,智勇足备,忠义慷慨之士,动以百数。如松不才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记。”
“公近居何职?”
张松道:“滥充别驾之任,甚不称职。敢问公为朝廷何官?”
杨修答道:“现为主公府主簿。”
“久闻公世代簪缨,何不立于庙堂,辅佐天子”,张松笑道:“乃区区作相府门下一吏乎?”
杨修闻言,满面羞惭,强颜而答说道:“某虽居下寮,主公委以军政钱粮之重,早晚多蒙主公教诲,极有开发,故就此职耳。”
松笑道:“松闻吕布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杨修道:“公居边隅,安知主公大才乎?吾试令公观之。”呼左右于箧中取书一卷,以示张松。
张松观其题说道“吕氏新书”,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看毕,张松问道:“这是何人所注?”
杨修看了一眼,展颜道:“此是温侯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公欺主公无才,此堪以传后世否?”
张松大笑说道:“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你主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
杨修怒道:“主公秘藏之书,虽已成帙,未传于世。公言蜀中小儿暗诵如流,何相欺乎?”
张松道:“公如不信,吾试诵之。”遂将《吕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