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入蓟县再无后顾,吞汝南蓄势待发(4/4)
围。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审讯,徐庶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出事情真相。又怕因此株连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官府计穷,派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的立柱,击鼓游街,要老百姓来辩认他的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无人出面指认。官府也无可奈何,后经徐庶的朋友下打点,费尽周折,终于将其营救出狱。
这次事件,在徐庶思想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认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铲除人间不平事,诛尽天下害人虫。审时度势,又见东汉王朝日趋腐朽,诸侯割据,烽烟四起,决心弃武从文,掌握一身治国用兵的本领,造福于天下苍生。自此以后,徐庶告别武林诸友,摒弃刀枪剑戟,潜心读书求学。初进学馆时,同窗得知他曾以武犯禁,都不愿与他来往。徐庶对此毫不介意,依然我行我素,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由于他学习勤奋,天资聪颖,学习进步很快。加他为人忠厚诚恳,豁达大度,很快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谅解。在学馆求学期间,与同郡的石韬志趣相投,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友。
后汉室衰微,悍臣,中原大地群雄并起,混战连绵。徐庶、石韬为避战『乱』,举家南迁到荆州地区。在荆州,徐庶结识了客居此地的崔州平、孟公威和诸葛亮、庞统等人。在与诸葛亮的交往中,徐庶为诸葛亮渊博的学识、超人的见解、对时局敏锐的观察判断力和独到的治国用兵之术所倾倒。诸葛亮也对徐庶出众的才学,高尚的人品而敬仰。两人来往频繁,推心置腹地畅谈天下大势,品评当时豪杰,探讨治国用兵之道。徐庶对诸葛亮以春秋名相管仲、战国名将乐毅自喻,深信不疑。
徐庶客居荆州时,荆州牧刘表多次礼聘徐庶出仕。但徐庶观刘表其人,以为此公虽号称皇室宗胄,颇有礼贤下士之名,但骨子里却优柔寡断,知善不能举,知恶不能去,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徐庶坚辞不就。不想在闻听中原地区战败被吕布赶出来的刘备来投靠刘表,刘表对他心怀疑惧,让他屯兵新野抵挡曹『操』。徐庶通过观察,发现刘备胸怀大志,才略过人,并能够善待部属,素有人望。于是就前往新野拜见刘备。刘备正刻意结交荆襄一带的有识之士,对颇有名气的徐庶前来投靠,喜不自胜。刘备非常器重徐庶的才干和人品,当即把他留在营中并委以重任,让他参与整顿军事,训练士卒,并且任命他为军中的正军师。
在徐庶的整治下,新野虽然不过两万人马,不过俱是精锐,加张飞等人,刘备大有起势的苗头,不过这也正是那蔡瑁等人忌惮的地方。
于是为了分化刘表的实力,中其子嗣夺权的时机,徐庶建议刘备与大公子刘琦结盟,对付有蔡瑁支持的刘琮,同时听从徐庶的建议,与山林中寻访那让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
手打更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