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四章:大石桥的农民工(2/3)

r>
    “怪不得呢,我说你头上怎么还挽了一个发髻,现在很少有这么打扮的人了。”张大妈点点头,然后又说,“总这样流浪也不是办法,还是找个工作稳定下来吧。”

    “只是我什么都不懂,没有一技之长,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清风红着脸说。

    “这样啊。这小店是我儿子开的,平时有我和儿媳妇帮忙,暂时用不着那么多人,要不然就留你在这打工了。”张大妈想了一会儿,说道:“有个地方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

    “什么地方?”清风问。

    张大妈拉着清风走到面馆门口,指着远处一座立交桥说道:“就是郑汴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的那个立交桥。因为沿着郑汴路两侧几十公里都是卖建材的,所以经常有买主在附近雇人装车卸货,于是慢慢的在这个桥底下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劳务市场。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纯是给人装车了,也有许多找短工的或者是工地去招人。那里有个叫老梁的经常在我店里吃饭,我跟他还算比较熟,可以让他照顾照顾你。不过就是条件苦一些。”

    好容易找到一个路子,清风自然不愿意放过:“没问题。什么苦我都能吃。”

    “那行。老梁他们那帮人,平时白天在那大石桥附近等活,晚上就直接睡在桥底下,没有被褥肯定不行。我仓库里有一张席子,还有一床旧被子没人用,就送给你吧。”张大妈找了一个旧床单,到仓库把那个被子包起来递给清风,然后又拿出一张席子。两人锁了面馆的门往大石桥走去。

    大石桥真的很大啊,桥面宽近十丈,桥长数十丈,在清风的眼中,真是巧夺天工,一桥飞架南北,使几个方向的车辆都畅通无阻,桥下、路边,或站、或坐着五、六十人。四点多钟还比较热,大部分人都是只穿着一个大裤头和一双拖鞋,只有极个别比较注意形象的,会在上身套一件T恤。这些人,有的面前放着一块纸板,上边写着“装修、水电安装”等词语,旁边还放着瓦刀、抹子、电钻,表明这人是高级技术工人;有的人或抱着铁锨,或扛着大锤,或腰里别着撬杠、凿子,表明这人是自带工具的专业工人;还有的人空着手抱着膀子,三五成群的一边聊天,一边用眼睛不住的瞅着过往的人群,表明这人啥技术也没有,就是有一把力气,让干什么都可以,但是你对他的期望不能太高。老梁就是这样的人,上身穿一条灰色的齐膝大裤头,下身穿一件白色背心,脚上是一双黄色拖鞋,黝黑的脸膛,满脸褶子,花白的胡茬,看年龄应该有六十多岁。

    老梁正跟旁边一人聊天,看到张大妈领着清风过来,连忙打招呼:“大妹子,你怎么过来了?”

    “老梁大哥,今天怎么这么闲?这会儿没活干?我送个人过来,这是我远房一个侄子。小风是自己一个人出来的,啥也不会,只好送到这里找点活干干。老梁大哥,你可要多帮我照顾照顾他啊。”张大妈指了指背着被子的清风。

    老梁也是个热心肠,说道:“没问题,大妹子你就放心吧。你侄子怎么不在家念书?这么小就出来打工啊?”

    “唉,这孩子可怜呐,从小跟爷爷相依为命住在深山小道观里,后来爷爷过世,剩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没办法只好出来打工。这孩子啥也不会,不过人很聪明,老梁大哥,你没事多教教他。”张大妈把清风编的一套词又拿出来说给了老梁。

    “没事,没事,我肯定会照顾他的。他这么年轻,在这找活干也只是暂时的,回头学点技术啥的,用不了几年肯定比我混的强。”老梁拍着胸脯保证道。

    “那我就放心了。”

    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估计儿子和媳妇应经买菜回来了,面馆还要开门卖晚饭,张大妈安顿好清风之后,急急忙忙往回赶。

    送走了张大妈,老梁接过清风的被子和席子,放到桥底下一个偏僻的角落,然后说道:“既然你是大妹子的侄子,你就叫我老梁叔吧。被子先放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