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kushuxs.net
齐绍光神色警惕,压低声音道:“大同社发展之势太过迅猛,着实令人担忧啊!如今他们的抗旱队已然有十几个村子加入,这可是汇聚了上万人之众。
就说此前徐晨为对付黑风寨、攻破艾家庄园,一下子便调动了七百青壮,且还大量使用火药。再者,他竟用五升粮食就给村民打井,这般明显赔钱的买卖,他都毫不犹豫地去做。依我看,徐晨此人志向绝非一般,所作所为与当年的五斗米教何其相似。”
这个时代消息传递太慢了,还是艾家覆灭引起齐绍光的警惕,才知道大同社已经壮大道如此程度,能轻易调动700青壮,尤其是徐晨五升米入会引起齐绍光的警惕。
在这大明,书生们为求科举功名,几乎只钻研四书五经这类与科举紧密相关之书籍,一门心思撰写八股文。至于其他与科举无涉的书籍,哪怕是《孟子》《荀子》这般儒家圣贤之作,亦被视作杂书而弃之不顾。
平心而论,明清之时的读书人,堪称儒家有史以来质量最为逊色的一批。许多读书人甚至连史书都未曾翻阅过。
但说来也巧,这大半年间,徐晨不断撰写与三国相关的人物传记小说,倒是意外带动了一批读书人重拾东汉三国的历史。
齐绍光便是在翻阅《英雄记》之时,方才知晓汉中曾有个五斗米教。细细将徐晨所为之事与之对比,虽不能说全然相同,但也大差不差。
齐绍光接着说道:“本官寻思着,得想办法上报府台和巡抚衙门,恳请朝廷出兵剿灭大同社,以免其坐大,日后成为朝廷心腹大患!”
一旁的师爷听闻此言,顿时面露焦急之色,赶忙劝道:“县尊呐,这官可不是您这般当法呀!我大明为官之道,讲究的是和光同尘,不做不错。您此番若上报朝廷,朝廷必然会追问,为何大同社能发展得如此壮大?您在这其中要但什么责任。
更何况,半个月前大同社包税之事,可是您应允下来的。倘若有小人从中作祟,暗中诋毁您,届时您便是浑身是嘴,跳进黄河也难以洗清这干系呐!”
齐绍光一脸大义凛然,朗声道:“但凡是对朝廷有利之事,某又怎能因惧怕担责便避而远之?”
师爷一听,急得直拍脑门,心中暗自叫苦:自家这位东家,读了几十年书,却到如今还没将身份转变过来。他如今已然是大明的官员,行事怎能还如此天真!
无奈之下,师爷只能直言相劝,近乎暴击道:“县尊呐,朝廷每月给您的俸禄不过一两银子,就这点儿钱,您有必要拼命吗?
这一番话,恰似一记重锤,直接击中齐绍光的要害,令他瞬间破防。
想当初任米脂县令之时,齐绍光满心想着要做个清正廉洁之官,最好能如海瑞那般名震天下、流芳百世。然而现实却残酷无比,朝廷每月仅给他一两银子俸禄,根本活不下去,他这时候才知道海青天不是谁都能做的。
很快,在师爷的指点之下,他渐渐明白了其中门道,开始收受各种孝敬以及其他灰色收入。而在这一过程中,他曾经的清官梦,也随之彻底破灭。
朱元璋实在太过吝啬。明初之时,给一个县令的俸禄为九十石大米,折算下来约值六十到七十两银子。可这其中,一多半还得用实物,甚至是那不太值钱的宝钞来抵充,而这几十两,竟是一年的俸禄啊!
时光流转,两百年后的今日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物价上涨了好几倍,大明官员的俸禄居然没涨。就说那刚正不阿的海瑞海青天,在淳安任知县之时,一年俸禄算下来仅约十二两白银,这还是包含了所有折色之物。无奈之下,他只能被迫种菜自给。朝廷给县令一个月才发一两银子俸禄,两百年过去了,大明的皇帝竟无一人想到要给官员增加些许俸禄。
钱少、事多、假期少,责任还重,用这几句话来形容大明朝的官员,当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