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37章,抗旱会的燎原之势(1/2)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上完夜校之后,小五、王二、二虎、大勇、杨秀头、武大定、王光恩、赵云飞等打井队成员,以及村长、土根、大壮、高小四、木根、柱子等抗旱社甲长,总共二十二人,皆留在了祠堂之中。

    徐晨神色凝重,朗声道:“今日,徐某在此引荐诸位加入大同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乃我等大同社秉持之理念。”

    然而,瞧见村长等人一脸懵懂迷茫之态,徐晨顿时意识到,这话对他们而言,太过文绉绉,且空洞无物,实在难以调动他们加入的热忱。

    于是,他略作思索,再次说道:“大同社之愿景,乃是要让天下百姓皆有自家田地可耕,要设法减轻地租、田税。徐某期望,能让天下农户都过上那般‘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

    “莫说三十亩地,便是真能让税赋减轻,地租减少,老汉我决然愿意加入大同社!”徐晨这话一出,村长他们瞬间便听明白了。

    小五、王二、二虎等人紧接着说道:“俺们愿意加入!”他们早在大同工业区之时,便知晓有大同社,心里头早就盼着加入了。

    大壮、高小四等人亦是满脸激动,高声道:“俺们也加入!”

    就这样,在徐晨的引荐之下,高家寨增添了二十一名大同社成员。

    翌日,杜家沟,郭兴庄村长找到徐晨,开口就是想要加入抗旱会,想要打井队去他们村里打井。

    乡下说封闭也封闭,平日是鸡犬相闻不相逢,但说不封闭也不封闭,平日的八卦事件也传播的非常快。

    那个把死人救活的徐神医,从城里带来了两支打井队,给高家寨打了十几口井,这消息快速的传遍了四里八乡。

    刚开始因为这消息太震惊了,很多人都不相信,打十几口井最起码也要百八十两银子,高家寨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银子?

    但眼见为实,四周的村民看着高家寨村民从一口奇怪的井当中一下下的打水出来,不到半天时间就浇了好几亩地,效率比他们快了何止10倍。

    把井打在了自己家田地当中,而且还是12口井!

    这可把其他村的村民羡慕坏了,井在田地当中,旱灾的时候可以抗旱,雨水正常的年份,这不相当于拥有了几亩水浇地了,那只要勤快一点,粮食的产能不得翻一翻。

    而后高家寨的大媳妇,小媳妇纷纷被招呼回娘家,一回到娘家就被七大姑八大姨围住,大家七口八舌就是想问清楚,高家寨这井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些媳妇也没没有隐瞒,把徐晨带打井队回村,建立抗旱会的过程全部说了一遍。

    入会的标准只要5升粮食,一口井的成本只要五斗米,这样的好事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了解清楚内情的杜家沟,郭兴庄村长当即找到了徐晨要入会。

    徐晨自然不会拒绝,他跟着两位村长来到他们的村庄,当着全村人的面念了抗旱会的乡约,所有人按手印入会。

    而后按照高家寨的模式,十户组成一甲,选一甲长,开始到村民的田地当中打井。

    徐晨在高家寨用五斗米打一口井,还可以说是照顾自己的父老乡亲,这样的事情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

    但杜家庄,郭兴庄用五斗米打一口井,引起的轰动效应是巨大的。

    后面镇川寨,马蹄沟庄,三川庄等村村民纷纷找到徐晨,要加入抗旱会。

    不到一个月时间抗旱会就吸纳了14个村庄近万余人口,打井队更是由两支扩张到5支,以满足越来越旺盛的打井需求,打井队走到哪里,村民的欢呼声就来到哪里,米脂乡野都能听到“砰砰砰”的钻井声音,14个村庄,4万亩土地都得到了井水的灌溉。

    不过抗旱会的扩张,也出现了一个徐晨意料之外的事情,有不少村民送病人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