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母慈爱望之,转而对汉子道:“夫君素常念汝不已,今番务必多留些时日。“
汉子敛衽摇头,叹曰:“二嫂有所不知,族中诸事繁冗,明晨便要启程。烦请二哥明日为弟备妥货资,族务攸关,他日再续聚。“
王父闻言,长叹一声:“老四言重。汝且速速装载货物,家族之事要紧,他日再聚不迟。“
汉子转眸望向王父,缓缓问道:“二哥,铁柱今岁几何?十五岁否?“
铁柱之父颔首,喟然叹曰:“岁序更迭,此子逾年将及冠,转瞬间已长成弱冠之年,光阴荏苒,诚堪唏嘘。“言讫,爱怜目光如缕不绝,凝望铁柱。
未几,汉子敛眉沉思少顷,须臾正色而言:“二哥、二嫂且听吾一言。恒岳派本年广纳门徒,族中得三个名额,吾分得其一。“
王父闻言,惊色乍现,仓皇失措道:“恒岳派?莫非乃是...乃是那全是仙人的门派..?“话未竟而色变,目光灼灼然难掩惊异。
汉子拊掌而笑,颔首道:“二哥,正是。此乃昆仑恒岳一脉,修真大派也。我王氏一族虽称望族,然仅得一荐名额。观汝家小子虽不擅武艺,却天资颖悟,嗜读诗书,或可一试。“
其母闻言,喜极而踟蹰,连声道:“老四,这……这……“
汉子轻抚铁柱发顶,朗声道:“二哥二嫂无忧。依我之见,此事当允。倘天意垂青,得入仙门,此乃铁柱造化;即便无缘,亦不损其志。“
铁柱惶惑望向父母与四叔,眸中困惑难掩,呐呐道:“仙人?真的有可凌虚而行的仙人?“
汉子敛容正色,指天而言:“汝且观之。所谓仙人者,御风乘云,瞬息千里,呼风唤雨,颠倒乾坤。其神通之妙,非凡夫俗子所能测度。“
铁柱闻言,双目圆睁,虽未能全然领悟,然心神已为之一荡,暗自揣摩:“果有此事?“方寸之间,已种下向道之念。
王父霍然离席,疾趋数步执妻手,欲向汉子伏地长揖。汉子大惊,急趋前搀扶,双手托住其臂,正色道:“二哥且住!何须如此?吾幼孤失恃,全赖二嫂垂怜乳哺。今侄儿天资不凡,吾荐之恒岳,不过报当年一饭之恩耳,此乃分内之事,断不敢受此大礼!“言罢执二人之手,力劝再三,神色诚挚。
王父掷泪抚汉子肩,厉声叱子:“记住!汝当铭骨刻心,纵万死亦不可忘汝四叔再造之德!倘有二心,纵天雷殛汝,老父亦不相顾!“
铁柱震怖稽颡,再拜四叔:“儿虽愚钝,然不敢忘叔父再造之恩!“言罢五体投地,以额触地者凡三,砰然有声。
汉子扶铁柱起身,拊其背赞曰:“好儿!他日若得道成真,勿负天地祖宗。此去须谨记,半月之后,叔自携文书来迎汝!“
是夕,铁柱早眠,然庭中父叔笑语盈耳,犹依稀可闻。其父素来酒不沾唇,今夕竟强邀汉子共饮,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彻夜不绝。
铁柱辗转反侧,脑海中“仙人“二字盘旋不去。虽不解其详,然隐觉此乃天赐良机。
幼小心灵怦然悸动,如春芽初萌,知此或为破壁而出之始。
窗外月光如水,映照少年憧憬目光,辗转难寐。
翌日平明,四叔别去。
王父挈其妻与铁柱,送至村口老槐下。回途间,铁柱忽睹其父容光焕发,须眉间隐有华彩。且顾盼之间,目光炯炯,若春溪初融,满是冀望之色。
自此目光灼灼,较之县试时尤甚数倍。
村中无密,虽犬彘孳尾之事,转瞬遍传闾里。俄而邻曲咸知,接踵踵门,争相造访。或睥睨而慕,或侧目而妒,眸色不一,然皆注于铁柱一身。
“王家生了个好娃,人家被恒岳派收为弟子了。”
“铁柱这孩子我从小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